•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全國人大代表徐德全:加快農村醫養結合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2019-03-13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咋樣能讓農村人增收?”“咋樣能讓農村空巢老人安享晚年?”“咋樣能讓農村人過得更好?”……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漯河市臨潁縣杜曲鎮北徐莊村黨委書記徐德全談的全是農業、農村、農民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 徐德全

          解決好農村“老和小”的“養和育”

          “農村的發展不僅是修好路、蓋好房、吃得飽、穿得暖的問題,還要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這就要解決好‘老和小’的‘養和育’。”徐德全說。

          “農村人均有限的土地資源,不能承擔農民養老和看病問題。”徐德全說,近年來,隨著農村青壯年勞力進城定居或大量外出務工,農村獨居老人和留守兒童逐漸增多。雖然新農合能減輕村民日常看病負擔,但按當前報銷比例和農民收入,農村人沒有能力考慮自身的長期養老和“看大病、看重病”等問題。

          徐德全表示,每逢冬季,不少老人平時不做常規體檢,一直有著“小病不醫、大病不治”的想法,導致因感冒等常見病引發其他疾病致人死亡的概率上升。“目前農村有醫養結合的社會化養老院或機構較少,即使個別村鎮有,農村老人也負擔不起。”

          徐德全認為,應加速推動農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制度的建設,建立多層次的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完善現有的新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保險、醫療補貼及大病統籌等制度。

          推進農村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如何讓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問題得到緩解,讓老人安享晚年,又讓外出務工人員無后顧之憂,徐德全認為,應加快推進農村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他建議,國家層面出臺針對農村的醫養結合的養老院、孝養醫院和類似養老機構的申報扶持政策,擴大社會資本和社會愛心人士的參與度。從國家到地方逐級成立推進農村健康養老產業轉型發展的工作機構,共同推動健康養老產業發展。

          允許養老機構利用有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產權明晰的房產等固定資產辦理抵押貸款。地方職能部門要特事特辦,對建設場所要給予政策支持,快報快批。與此同時,建立和完善各級養老服務人員崗位補貼制度,對愿意到醫養結合機構的醫療人給予補助。“總之,要形成全民孝養機制,逐步形成小有所養,老有所終的健康機制。”徐德全說。

          全面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

          政策性農業保險是以保險公司市場化經營為依托,政府通過保費補貼等政策扶持,對種植業、養殖業因遭受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險。扎實有效地推進政策性農業保險工作,既給廣大農民吃上“定心丸”,又對農業農村發展起到“穩定器”和“助推器”的作用。

          徐德全建議,有關部門要制定扶持政策,加強農險產品的開發創新,擴大保險范圍,豐富保險內容。加強對承保公司的監管,在引入競爭機制的同時,建立有進有出的動態管理機制。“全面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即使發生自然災害,也能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具體保障,不至于出現負債累累,傾家蕩產的情況。”徐德全說。


          鄭州全媒體記者 董艷竹/文 馬健 宋曄/圖

          分享到: 編輯:李糧辰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