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2019年鄭州法院共審結8起污染環境罪案,判賠1060萬元用于生態環境修復

          2020-06-05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2019年,全市法院大力推進環境公益訴訟,審結各類環境公益訴訟案件8件,這些案件涉及土壤污染、大氣污染、非法占有農用地等,在已審結的公益訴訟案件中,共判被告(被告人)賠償1060.98萬元用于生態環境修復。

          在“世界環境日”到來之際,今天,鄭州市中院通報了全市法院開展環境資源審判工作的有關情況,并發布了五起環境資源保護典型案例。

          大力推進環境公益訴訟,全市法院審結8起案件

          去年以來,全市法院共審結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1401件。

          2019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環境公益訴訟案件9件,審結8件。這些案件涉及土壤污染、大氣污染、非法占有農用地等方面。

          在此類案件的審理中,全市法院堅持修復為主的原則,合理運用原地修復、限期履行、第三方治理等生態修復責任承擔方式,最大限度的使遭到破壞的生態環境盡快得以修復。

          2019年以來,全市法院在審結的公益訴訟案件中,共判被告(被告人)賠償1060.98萬元用于生態環境修復。

          今年1月,市中院受理申請人鄭州市生態環境局與申請人河南鑫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司法確認案,這是鄭州中院受理的第一起司法確認案件,也是我省第一起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協議司法確認案件。經審理,依法確認協議有效。該案的及時審理,有利于發揮磋商在生態環境損害索賠工作中的積極作用,促使賠償義務人及時對生態環境進行修復。

          嚴厲打擊破壞環境資源犯罪

          2019年以來,全市法院共審結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犯罪案件212件,其中審結污染環境罪案件8件,非法占用農用地罪案件76件,盜伐、濫伐林木罪案件62件。

          審理中,依法該重判的決不輕判,罪行該判處實刑的決不判緩刑;加大罰金刑的適用和執行力度,使犯罪分子在經濟上得不償失;對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根據犯罪情況,同時宣告禁止令。如在審理史某等13人污染環境罪案件中,對判處緩刑的3名犯罪分子,禁止其在緩刑考驗期內從事與處置危險廢物有關的經營活動。

          租用農田建學校,確認合同無效

          依法審理環境資源民商事案件,對于涉及自然資源的承包、出租合同糾紛案件,將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和修復作為裁判的重要考量因素,審慎認定合同效力,積極運用司法手段,防止流轉農田“非糧化”“非農化”,促進土地等自然資源的合法利用和流轉。

          如原告王某某與被告登封市石道鄉某村委會確認合同無效案,該村委會租用王某某承包的基本農田建設學校,因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法院依法確認合同無效。

          全市法院在行政審判中,對于生態環境、自然資源、黃河河務等部門作為申請執行人的涉及生態環境保護的非訴執行審查案件,做到快立案、快審查,對裁定準予執行的,及時移交執行部門執行,依法保障行政執法部門履行監管職責,確保被執行人應承擔的行政責任落實到位。

          9起案件責令其補種樹木6526棵

          在全市法院積極推行恢復性司法措施。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建立復植補種基地和環境保護司法宣傳教育基地11個。登封、上街等法院在對9起案件的被告人進行刑事處罰的同時,責令其補種樹木共6526棵。

          為加強對口指導,2019年5月,市中院印發相關《通知》,要求基層法院認真落實環境資源公益訴訟案件和其他重大案件一案一報制度;基層法院機構改革后,每個法院都明確一個業務部門負責環境資源審判工作。

          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今后,全市法院將不斷加強和創新環境資源審判工作,依法服務保障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強對環境資源刑事、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案件以及生態損害賠償案件的審理,注重懲治和修復相結合,大力推行生態環境修復制度和環保禁止令制度,有效維護環境公共利益;通過巡回審判、以案說法、發布典型案例等途徑,加強普法宣傳,增強全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

          鄭報全媒體記者 魯燕 通訊員 付加才 文/圖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