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我們的整體精度還需要繼續提高,還有現在設備的整個體積,盡可能設置的輕便化一些!”7月21日,“智軌神探”項目實驗室討論聲再次響起。
暑假期間,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智軌神探”項目正在緊張研發,該項目設計了一款智慧軌道檢測小車,搭載智能化技術和數據記錄傳輸系統,能夠更高效精準的檢測軌道表面裂紋,磨耗量和軌距等問題,及時排除解決故障。
項目負責人張一初告訴記者:“保障鐵路長期安全運維成為鐵路運輸的重要任務之一。當今的軌道故障檢測多以人工和傳統檢測車為主,存在檢測誤差大、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軌道檢測設備和檢測方式急需實現‘數字化’、‘智能化’的提升。于是便有了研發一款智慧軌道檢測小車的想法。”
據了解,該項目團隊中的4位核心成員張一初、婁婉婷、杜一鵬、王瑞琦均是2020級鐵路相關專業在校生,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還為項目團隊開放專業實訓室,批準團隊入駐學校眾創空間為其提供專業的項目孵化指導。如今,他們已經堅持了550多個日夜,共書寫了360頁的項目孵化日記,詳細記錄了設計手稿、會議研討、專家培訓指導和試驗數據。團隊也從最初的4個人發展為一支由15位來自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同學組成的學科交叉、能力互補、目標一致的創業團隊。
目前,智軌神探團隊設計的軌道檢測小車已完成落地實驗,團隊創始人共同申請了3項軟件著作權和3項實用新型專利,并計劃注冊成立公司,正式開啟創業的道路。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董艷竹 通訊員 楊穎靚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