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一家三口齊上陣,奉獻小家力量

          2022-11-1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報全媒體記者 冉紅政 通訊員 婁璞 劉博聞 文/圖


          “你看他們一家人都在社區做志愿者,每天起早貪黑為大家服務,真是不容易,太辛苦了。”剛做完核酸的李阿姨所說的便是正在為大家做核酸的裴永昌一家。正在維持隊伍秩序的是裴永昌,前邊正在采樣的是他的妻子王銳霞,協助掃碼的是他們的兒子裴喜乾。

          疫情來臨初期,管城區西大街街道南順城社區中實小區53歲的裴永昌,毫不猶豫地加入了防疫志愿者隊伍。物資配送,樓院卡口、場地消殺,看似簡單的工作流程,裴永昌一天要重復幾百次,有時候工作結束,腰累得都直不起來。“當志愿者的每一天,瑣碎的事情都特別多,有時候忙起來連飯也顧不得吃,但一看到身邊的醫護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都在忙碌,還有等待做核酸的群眾那期盼的眼神,我覺得自己的工作再累也是值得的。”裴永昌說。

          裴永昌的妻子王銳霞也是一樣,在結束醫院工作的第一時間就加入了志愿者隊伍。王銳霞是省人民醫院的護工。疫情發生之后醫院的工作一結束,她就主動申請在小區為居民做核酸。每天還沒亮就開始準備采樣工具,布置場地,絕不耽誤居民采樣時間。

          “幾號樓幾單元的?”

          “能下樓嗎?家里有沒有貼封條?”

          “那你告訴他到單元樓一樓取吧。”

          手里提著沉重的物資正準備為居民配送的小伙子是裴喜乾。這位1999年的小伙子是裴永昌的兒子,在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中,他積極主動聯系社區,加入了南順城街社區志愿者隊伍,從此開始了他抗擊疫情的一線工作。作為志愿者隊伍里的年輕力量,他主動承擔起了社區最累的工作,每天起早貪黑,晚上十二點之后小區卡口的值守員,早上六點跟隨醫護做全員核酸的掃碼員,下午緊接著為居民送物資的配送員,處處皆是他的身影。

          在全民防疫的大家庭中,他們一家人像朝霞一樣給人溫暖,他們穿梭在各自的“崗位”,無私奉獻;他們踏著星辰與時間賽跑,同疫情決戰。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名志愿者的使命和擔當,為人民服務,為社區盡力。

          分享到: 編輯:閆佳佳 統籌:趙青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