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告錯了?!網上結緣“男女友”,庭審見面不相識

          2023-02-16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2月14日,鞏義市法院在審理一起因網絡交友引起的民間借貸糾紛時,竟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原告竟不認識出庭的被告。

          2021年,身在廣東惠州的陳先生在微信上認識一位叫“盼盼”(化名)的姑娘,雙方通過微信互相了解、互有好感,除文字聊天以外還進行過一次視頻聊天。其間,陳先生也為遠在河南洛陽的盼盼網購過口紅等禮物。2021年底,盼盼以急用錢等理由向陳先生借款,陳先生先后通過微信向盼盼轉賬5500元。2022年,當陳先生要求盼盼返還借款時,她卻一直以各種理由推脫,之后不再回復。

          無奈之下,陳先生通過微信號查詢到其對應的QQ號、支付寶信息,通過律師訴至法院,要求盼盼返還借款5500元及利息。 

          14日,在網上開庭現場,陳先生與“盼盼”見面后卻愣住了。這位“盼盼”并不是之前與自己深夜聊天、視頻過的那位。被告盼盼也表示自己一直工作、生活在鄭州,未去過洛陽,既沒有收到過錢,也沒收到過陳先生購買的商品。

          審理中,承辦法官周登高耐心勸解、釋法明理,闡明雙方并不存在借貸關系。原告陳先生明白自己連借款人的相貌、年齡、身份和職業都不清楚,告錯了人,遂現場撤訴。

          對此,法官提醒,網戀套路多,轉賬需謹慎。現實生活中,網戀被騙的案例屢屢出現,因此,告誡大家面對網絡中的各類信息,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提高安全防范意識,不輕信、不轉賬、不上當,保護好自身信息與財產安全。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魯燕 通訊員 張霈霈


          分享到: 編輯:張丹婭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