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鄭在創業|從印刷廠到文創園 來看這座老廠房的“前世今生”

          2023-07-1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沿著二七區二環支路走進瑞光路,在街口拐角處豁然開朗,從市井熙攘的老城區,進入到現代文藝的文化新領地,這里,就是瑞光創意工廠。從印刷廠老廠房“變身”文化創意產業園,見證了張歌偉和他的“二次創業”之路。

          1983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剛剛吹暖中原大地,鄭州便冒出個名為“鄭州市環城印刷廠”的鄉鎮企業。說它是企業,其實不過是個3000元起家、十幾個工人的小裝訂作坊。作坊雖小但理想遠大,張文瑞帶領著一幫人,短短3年時間,便引入了第一臺北人膠印輪轉機,在當時的鄭州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此時的張歌偉,剛剛18歲,為了振興家業,他來到父親張文瑞的廠里,當起了膠印輪轉機的領機師傅。6年光景轉瞬即逝,小作坊成長為大工廠,24歲的張歌偉成為副廠長,主持工廠里的各項工作。

          1997年,張歌偉“二次創業”正式打響。為打造更加規范的現代化企業,張歌偉開始了長達一年多的股份制改造。1998年初,“河南省瑞光印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3年,鄭州市啟動工業企業外遷。在省、市兩級主管部門協調和幫助下,在武陟縣產業集聚區,由瑞光公司主導的“河南瑞光創意印刷包裝產業園”正式獲批,并列入了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2017年,張歌偉投資數千萬元對原有的廠房、倉庫進行改造,對廠區景觀重新設計規劃,把工廠原址改造為文化創意園區——“瑞光創意工廠文創園”,園區內規劃有“眾創空間”,為入園企業和創客提供孵化器服務。

          園區吸引了中小型文化創意類、科技類企業、設計工作室、藝術機構、電子商務、特色餐飲等創意產業機構的進駐,促進藝術、文化與生活的真正互動。目前,園區入駐中小文創、科技企業和創業者100余家,從業人員1000余人,成為鄭州市文化產業發展的新助力、鄭州新的網紅打卡地,也為周邊社區居民營造了良好的藝術氛圍。

          “我們還在不停地探索、發現適合鄭州本土文創園區發展的經驗和做法。”張歌偉說,讓更多人感受鄭州濃厚的文化氛圍與獨特的魅力,瑞光創意工廠努力在其中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正觀新聞·鄭州晚報記者 景靜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朱琳 統籌:蘇瑜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