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公開征集意見

          2024-06-22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6月21日,河南省自然資源規劃廳面向全社會對《河南省黃河流域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

          《規劃》明確河南省黃河流域范圍包括沿黃的9個省轄市和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濟源市),以及4個引黃受水的省轄市。規劃輻射區范圍包括漯河市、南陽市、信陽市、駐馬店市。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遠景展望到2050年。

          規劃目標:到2025年,沿黃地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進展。

          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防洪減災能力進一步增強,水資源集約利用、城鄉發展質量和黃河文化保護傳承水平進一步提升。

          到2035年,實現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全國發揮示范標桿作用,基本建成引領黃河流域、造福中原人民的幸福河。

          高水平建成生態保護示范區、高水平建成高質量發展引領區、高水平建成黃河文化優勢彰顯區、高水平建成黃河安瀾保障區、高水平建成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先行區。

          到2050年,全面建設成為引領黃河流域、造福中原人民的幸福河。

          黃河成為岸綠景美、長久安瀾、傳承文脈、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支撐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河南全面建成,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樣板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發揮重要支撐作用。

          總體空間格局包括打造黃河生態帶、太行山、伏牛山生態屏障“一帶兩屏”的生態空間;鄭州都市圈、多個區域中心城市、縣城“一圈多點”城鎮空間;中原農谷、豫北平原高效農業區、豫東平原高效農業區、豫西山地丘陵生態農業區“一心三區”農業空間。

          同時,《規劃》明確統籌三大空間引領流域高質量發展,保護修復生態空間、優化提升城鄉產業空間、保護傳承黃河文化魅力空間。

          其中,在保護修復生態空間方面,將高標準建設黃河生態帶,塑造大嵩山生態綠心,筑牢太行山、伏牛山生態安全屏障,構建多層級生態廊道網絡。

          以干流為先導,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強化黃河大堤內外生態功能對接,盡快實現黃河生態廊道貫通。

          優化提升城鄉產業空間方面,完善城鎮體系,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突出創新引領,統籌產業空間布局;優化農業農村空間布局,推動鄉村振興;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布局,推動綠色發展。

          同時,從整體保護黃河流域文化遺產、活化利用黃河文化遺產角度著手,支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河南段)建設,保護傳承黃河文化魅力空間。

          此外,《規劃》依據黃河水文和自然地理特征,統籌上下游、 干支流、左右岸,劃分“一干六支”線性分區,分為灘區、無大堤河道、大堤外五千米、生態防護區、控制建設區。

          根據黃河干支流域及外圍引黃受水區分布特點,以核心區、拓展區、協同區為基礎,將流域按縣級行政單元劃分為“三區七片”。

          即打造黃河流域生態涵養、流域治理和城鄉融合發展的共生共榮區;黃河流域安瀾、生態保護、文化傳承展示和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引領區;黃河流域引黃協作、糧食安全保障和文化保護傳承的拓展聯動區。

          《規劃》還提及將推動建立黃河流域省際協同體制機制,積極與晉、陜、魯三省開展多邊合作,探索建立區域一體化工作機制。

          據悉,此次征求意見時間為6月21日至7月20日,共30天。

          記者 孫雪蘋


          分享到: 編輯:周愛巧 統籌:楊觀軍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