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文物里的鄭州》榮獲“微博年度文化城市創新IP”

          2024-06-24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6月23日晚舉行的“2024微博文化之夜”活動現場,講鄭州故事、傳河南精神,深耕中華文明歷史,全面展示鄭州青春之城、活力之城的嶄新形象的《文物里的鄭州》《發現鄭青春》獲得“微博年度文化城市創新IP”。其中,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創作的《文物里的鄭州》,對文物故事進行通俗化解讀,以文物鑒賞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用50段跨越古今的對話,印證城市深厚文明底蘊,彰顯出屬于文物的全新時代價值。

          從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文物學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單霽翔手中接過獎杯,鄭州市文物局局長顧萬發感動、高興之余首先對公眾對于考古工作、對考古學的關注理解和支持,表示了感謝。

          “考古學是什么?借用我的老師、嚴文明先生的話來說,考古學是研究過去、觀察現在和當下、思考未來的一門學問。歷史上很多歷史事件證明,考古學對于文化的復興、文化的自信作用非常大,雖然它需要躬耕于田野、青燈黃卷,但對歷史進程功莫大焉。”

          在體現考古學重要性的同時,顧萬發向線上線下的觀眾也簡要介紹起鄭州文化遺產的重大價值:“鄭州在嵩山腳下、黃河岸邊,黃河孕育的捧捧黃土里面沉淀著中華文明的精髓,有東亞現代人的重要棲居地織機洞遺址、老奶奶遺址;有萬年來黃河流域中華文化史的代表李家溝遺址、黃河流域農業文明的先驅裴李崗文化,尤其有以雙槐樹遺址為都邑的仰韶文化時期的河洛古國,能充分體現中華早期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是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起點的重要代表,有專家稱為是‘中華文明的胚胎’,是黃金起點。”

          鄭州豐富的文化遺產,如何傳播出去、活化起來?顧萬發表示,《文物里的鄭州》就是創新傳播鄭州豐富文化遺產的代表作品,下一步鄭州文博人講繼續努力,把鄭州更多、更新的文化符號,尤其是能體現中華文明標識的代表繼續奉獻給大家,如青花瓷的故鄉、唐三彩的重要發源地、黃金文明的里程碑等。

          顧萬發還從考古人的角度向大家發出邀請,“希望四海賓朋能夠蒞臨鄭州,在鄭州來一場中華文明的心靈之旅。”

          記者:左麗慧

          通訊員:王羿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閆佳佳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