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新鄭:繼古開今尋求產業新突破 | 【活靈活縣】——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2024-11-28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建園強鏈 創新賦能 做優補短

          新鄭:繼古開今尋求產業新突破

          冬日陽光灑滿大地,在緊鄰航空港區的新鄭市薛店鎮,一家名為威博達的企業工地上,施工人員正在忙碌,接近完工的鋼結構新廠房在陽光下披上金裝。企業產品為電動汽車操控面板,威博達也是新鄭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中的重點企業。

          在新一輪產業布局中,古城新鄭正借助獨有區位優勢,建設產業園,做優產業生態,招引外地企業,提升本土企業,加快推進工業立市制造強市建設。

          地處新鄭市和莊鎮的恒天銅業生產線

          制造基因古來有

          產業生態是各種影響要素構成的有機系統。目前區域經濟之間的競爭,實際就是產業生態的競爭。

          回望歷史,工匠精神、制造基因在新鄭早已有之。8000年前,新鄭裴李崗先民制作石器,開啟中華農耕文明;5000年前,軒轅黃帝于新鄭具茨山下制造指南車,成為當時最先進的交通工具;2700年前,鄭國制造出長寬數米、高大威武、乘坐舒適的豪華馬車與驚艷世界的蓮鶴方壺。

          再看如今,隨著城鎮化不斷發展,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新鄭在全省縣市競爭中贏得先機。建機場、通地鐵、運南水、聚高校,常住人口增至120萬人,其中高校師生30萬人,居省會縣市首位。此外,高校數量、金融機構入駐數量,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等關鍵指標均領跑全省縣市。這一切,都是新鄭尋求工業再提升再突破的有利條件。

          產業園育產業鏈

          距威博達不遠,新鄭市薛店鎮電子信息產業園正在施工。“項目在建標準化廠房與辦公樓共16棟,去年11月開工,今年底部分交付,明年全部投用。”園區負責人說,此園區由新鄭啟創產業園運營公司開發建設,目的是圍繞航空港區電動汽車產能,引入配套企業。

          園區建設過程中,新鄭市同步招引企業進駐,同步孵化本地企業與引進外地企業,目前已與通用咨詢、頤高集團等運營商對接洽談,計劃合作招引數十家優質企業。產業園即將入駐的洲明科技LED光顯項目計劃投資10億元,租用廠房5萬平方米,新建LED/LCD光電產品及上下游配套加工生產線20條,預計年產值15億元,稅收1億元,并協助引進配套企業,完善設計、制造、封裝、測試等產業鏈。

          今年以來,新鄭市引入中金投資集團等公司,在南龍湖投建產教融合示范園。新鄭本土企業福華鋼鐵計劃投建特鋼產業園,福建友臣集團投資建設臨空食品產業園。新鄭市還布局臨空智能制造產業園、中佳匯智能裝備產業園,開工建設大應急智能制造產業園。

          技術創新賦新能

          恒天銅業是和莊鎮一家生產新能源汽車導線的企業,正尋求通過技術改造,生產電動汽車線路,從而滿足市場需求。

          “新項目選址在專業產業園,研發、生產、上下游集中配套,更利于企業發展。”恒天銅業總經理張一飛說,企業在園區的新項目投資5億元,預計年產5萬噸新能源高端銅基合金新材料,年產值30億元,稅收5000萬元。

          新鄭市立足原有產業基礎,努力讓老樹發新芽。幫助域內運達造紙、森樂電器、恒天銅業等新鄭本土企業,通過轉型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提升完善產業鏈,新鄭市制訂智能制造、現代食品、生物醫藥“兩主一新”產業鏈行動方案,分析產業鏈現狀,明確近期主攻領域和重點工作,有目標任務、有方法路徑、有推進機制。

          在新鄭市梨河鎮,人人利食品三期項目新生產車間,全自動智能生產線正在運轉,從原料進入到面包包裝裝箱一鍵完成。“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三期項目全部采用國際先進的技術設備,目前已投產5條生產線,計劃明年投產全部10條生產線。”公司負責人說。

          為推動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鄭市正在借助省市政策支持,政府引導,要素保障,扎實推動規上企業技改項目備案全覆蓋,確保今年完成入庫技改項目55個,技改投資增長25%以上,年內創成省級以上智能工廠9家、綠色工廠7家。

          做優生態補短板

          授信800萬元,實現提款400萬元。前不久,梨河鎮一家生產塑料制品的小微企業獲得新鄭農商銀行貸款,成為新鄭市首筆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落地貸款。

          小微企業是市場活力之源。此前,新鄭市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政府出面協調金融機構,多措并舉、精準發力,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機制建立不久就促成首筆貸款。

          木桶原理是產業生態規律,其中任何一個要素成為短板,都會影響整個生態。幫助小微企業貸款,僅是新鄭全要素優化產業生態的眾多舉措之一。

          為幫助企業落地,新鄭市盤活各類批而未供、低效閑置土地6769畝,將新鄭經開區工業產業用地占比提升到64.5%。創新實施壓覆礦建設用地彈性出讓制度,推進辛店、龍湖兩個鎮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產業發展騰出了空間。在財政金融方面,新鄭推行財政激勵性存款考核機制,向金融機構推介項目120余個,簽約授信30多億元。

          優化服務無止境

          新鄭市政務服務大廳,劉女士在“一件事”窗口辦理營業執照,僅需出示身份證,營業執照、公章刻制、稅務備案和發票申領事項很快完成。

          今年8月,新鄭市推出“商事登記一件事”主體,將市場監管、公安、稅務等部門涉及企業開辦的3個審批事項并成一個事項,材料從12份精簡至僅憑身份證即可,辦事環節、時間和材料全面“瘦身”,刷新了企業最短辦證時間。

          今年9月,新鄭市首例企業破產信息核查“一件事”線上辦理成功,在原來“一件事”辦理基礎上,又實現企業破產信息核查線上申請、集成查詢、“零跑趟”辦理。

          目前,在新鄭市政務服務中,“一件事”“跨省辦”“免證辦”“周末辦”等服務已經成為常態。為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提質政務服務,新鄭還建立“企業家懇談日”、“25天企業寧靜日”和“掃碼入企”制度,對企業無事不打擾、有事服務好。

          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新鄭實行評標專家自由裁量權智慧評價、AI輔助評標等創新技術手段,以“嚴”當頭、以“廉”為本,推進公共資源交易管理精細化、服務標準化、監管智慧化、交易市場化,讓參與投標的企業感受到公平公正的交易氛圍。

          時光川流,發展不止。隨著全要素產業生態不斷優化,新鄭工業立市、制造強市的愿景正在走進現實,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迎來新的榮光。

          記者 張立 文/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卜貝貝 統籌:閆佳佳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