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豫見功夫鄭州|扎根黃河灘毛莊村 羅漢拳絕技世代傳承薪火不斷

          2024-12-23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武俠小說《神雕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中,都曾出現“鐵羅漢”這種特別的物件,它最初被當做生日禮物贈予郭襄,后被郭襄轉贈張君寶,而張君寶從小小的鐵羅漢身上學來幾招拳法,竟然能夠震懾“昆侖三圣”何足道。

          金庸小說中的“鐵羅漢”不但蘊含著一項少林絕技,還牽系著一段延續百年的感情。在鄭州黃河灘區的毛莊村內,58歲的岳小全農耕之余拳不離手,日復一日地習練感悟,默默地傳承著父輩留下的古老拳法。

          羅漢拳中牟小村莊生根發芽

          羅漢拳又名少林羅漢拳,相傳源于天竺僧人達摩,是中國傳統武術拳法之一、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也被視為少林寺的鎮寺之寶。作為外家拳法,羅漢拳以其剛陽有力的特色,體現了北派拳的精髓,其硬橋硬馬的風格傳遞出孔武有力之氣。

          明清之際,羅漢拳憑借精湛的拳法和巧妙的套路,在國內多個地區廣為流傳,中原地區就有少林和尚魯孝傳拳山東香園寺,后傳至獲嘉縣東古風村的傳說。清末民初,獲嘉縣羅漢拳第十一代傳人、著名拳師趙青山又將這種武術傳到了中牟縣萬灘鎮毛莊村。如今,羅漢拳已在毛莊村傳承6代,岳小全為毛莊羅漢拳第四代傳人。

          毛莊村位于黃河南岸灘區之上,該村世代以農耕為生,近代習武之風一度濃厚,為羅漢拳的扎根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岳小全祖孫5代均保持著練武習慣,他農忙時候打理蒜田、秋收秋種,冬閑之際則每日堅持晨起跑步練拳。

          2006年5月,少林功夫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羅漢拳作為少林功夫中的重要代表,被多個省市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毛莊羅漢拳也被列入中牟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岳小全作為該項目傳承人,堅持不懈地進行著傳播。

          攻守兼備健體養生的古拳法

          在武俠小說《神雕俠侶》中,小小“鐵羅漢”蘊藏著大大的能量,書中描寫“兩個鐵鑄的胖和尚”“拳腳之中居然頗有法度,顯然是一套‘少林羅漢拳’,連拆了10余招,鐵娃娃中機括使盡,倏然而止,兩個娃娃凝然對立,竟是武林高手的風范”,巧合的是岳小全展示的羅漢拳古拳譜復印件也是兩個“胖和尚”練拳的形象。

          “練習羅漢拳要求穩固而靈活,眼法講究以目視目,運氣要氣沉丹田,動作要迅如閃電、轉似輪旋、站如釘立、跳似輕飛。”少林武藝傳千秋,獨奇羅漢十八手,岳小全現場演練起羅漢十八手,稱它強調呼吸吐納、禪宗精神和性命雙修,在武林之中享有盛譽。

          他講述,羅漢拳技擊性強,雖以剛猛著稱,但實戰并不花巧,十分注重進退速度和攻防轉換,攻守兼備使對手難以突破并能迅速反擊,出其不意就能達到后發制人的效果。父親參加解放軍時因身手敏捷被調入特務連,后來在濟南戰役中曾以此拳上過戰場。

          作為中原傳統武術的代表,數百年來黃河兩岸習練羅漢拳者眾多,岳小全在農耕之余不忘研習拳術,他認為羅漢拳不但有防身克敵、健體養生的功能,經常練習感覺身心舒暢,還可以讓內心獲得充實和平靜。

          非遺武術黃河岸邊薪火相傳

          近年來,中牟縣文化廣電旅游局高度重視傳統武術的傳承和發展,組織專業人員挖掘整理毛莊羅漢拳等傳統武術的文圖資料,拍攝視頻紀錄片,并多次組織傳承人教學,傳授拳法、功法、技擊秘籍,促進了非遺項目傳承人的武術技藝提升。

          岳小全自籌資金、自購練功器具建立羅漢拳社會傳承基地,里邊刀槍棍棒林立,墻上掛滿了各類錦旗和獲獎證書,每逢周末和寒暑假總有武術愛好者和小朋友到來,他們在此習練拳術器械、了解羅漢拳的流傳歷史,感受著非遺技藝的非凡魅力。

          他還積極參加中牟縣和鄭州市舉辦的各種武術賽事和非遺展演。在“2024首屆中原武林大會”上,他在拳術和長兵器比賽中奪得羅漢拳一等獎、少林樸刀二等獎,弟子馬林軒獲得羅漢拳(二路)三等獎和少林單刀三等獎、張佳軒奪得羅漢拳(一路)三等獎。

          岳小全把傳承羅漢拳當成自己的使命和責任,他曾經將羅漢拳帶進萬灘鎮第一中心小學,走進課堂開設特色課并編寫羅漢拳校園教材出書成冊,堅持不懈地弘揚和傳承中華武術精神,讓毛莊羅漢拳在黃河岸邊薪火相傳。

          記者:汪永森 劉德華/文 馬健/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