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言
“任老板,夠意思!中(zhóng)!”前來兌換雞蛋的顧客,這樣評價任慶河。據1月13日新華社報道,鄭州“雞蛋哥”任慶河,被網友冠以“誠信”二字“贊”上了熱搜。因為要回老?家照顧生病的妻子,任慶河決定關停在鄭州經營了20年的商店。閉店前一個多月,他主動給顧客打電話兌換雞蛋,目前已兌出“過期”雞蛋票2萬余斤。
誠信經營,是一種態度,難在堅持,貴在堅持。早在2012年,因城區改造,任慶河就曾在原店址門口守候數月,成功兌現6000多斤雞蛋票,被大家親切稱為“雞蛋哥”,并獲得“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如今,這一數字再次更新。對任慶河來說,店面雖然消失了,但誠信卻一直還在——從2012年兌現6000多斤,到這一次兌出2萬余斤,不是心血來潮、一時沖動,這份超越票面的“沉甸甸”,出自“雞蛋哥”的人格力量,也來自于顧客的信任與放心。
經商之道,誠信為本。一張張“準兌換”的雞蛋票,不僅僅是字面上白紙黑字的契約,更是一張“金字招牌”,刻畫出“本分善良”,彰顯出品格擔當。就像任慶河始終秉持的經營理念:“人活一輩子,有兩樣東西任何時候都不能丟,一是信譽,二是良心。”誠信永不過時,就像不過期的雞蛋票,蘊藏著令人動容的人性之光,傳遞出深沉持久的力量。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對個人來說,誠信是美德;對企業來說,誠信是黃金資產;對社會來說,誠信是公序良俗;對城市來說,誠信是重要的軟實力。我們相信,“雞蛋哥”的故事,會激勵更多的人和企業,接過誠信的火把,匯聚成推動社會誠信經營、守法經營的強大力量;我們也相信,在示范效應和制度激勵下,會有更多的個人、機構,把誠信如同種子般灑向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落地生根、蔚然成林。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