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執行故事丨一紙判決跨越20余載,七旬同窗冰釋前嫌

          2025-07-17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多虧了法官,讓我們在古稀之年重拾同學之情。”今天,記者從鄭州市管城區人民法院執行局獲悉,一名七旬老人近日專程找到執行干警李原明表達感謝。這事還要從一樁跨越20余載的債務糾紛圓滿化解說起。

          張某和李某系同學關系,1997年至1998年,張某向李某借款7次,共計82300元整。后經李某多次催要,張某推拖未付。李某于1999年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判決張某向李某清償借款82300元并承擔訴訟費2979元。因張某未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義務,李某向管城區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2004年,在首次執行過程中,因張某“銷聲匿跡”,亦未找到其有可供執行的財產,該案陷入“執行不能”,只能依法終結本次執行程序。

          直到2016年,案件恢復執行后出現轉機。執行干警李原明根據時間推算張某可能已到退休年齡,便前往社保局查詢,結果顯示張某名下確有可供執行的退休工資。掌握財產線索后,執行干警立即采取強制措施,凍結查扣退休工資的銀行賬戶。此后數年,執行干警每年都前往銀行現場扣劃案款。

          除了找“物”,執行團隊也從一直在尋找張某的行蹤。在聯系張某的原工作單位、所在街道辦事處等多個部門,走訪其可能居住的社區后,執行干警發現張某長期不與親友聯系,且未在戶籍地實際居住。但就在近日,迫于持續性扣劃退休工資的壓力,張某主動來到法院執行局。“我知道你們一直在扣劃我的退休工資,”她坦言,“欠人家的錢確實應該還。但現在年紀大了,看病開銷多,希望法院能考慮多留些生活費給我”。

          張某的出現帶來和解契機。李原明迅速聯系李某到場。在執行干警的主持下,張某因其長期逃避執行的行為受到批評和法治教育。“同學情誼最珍貴。”李原明語重心長地說。

          “8萬元本金加上這些年利息,已經扣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錢我不要了。”李某展現了寬容,張某也誠懇認錯,表示愿意配合法院后續工作。至此,這份始于1999年的生效判決,在法院執行干警的不懈努力下,終以和解方式圓滿執結。

          記者 魯燕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陳靜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