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鄭州啟動“凈水入黃河”工程 多維發力守護母親河

          2025-08-09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城市污水管網改造跑出“加速度”,工業園區戴上治污“緊箍咒”,農村黑臭水體實現“動態清零”……市政府辦公室近日印發《鄭州市 “凈水入黃河”工程實施方案》,為黃河鄭州段水質提升與生態保護繪制清晰路線圖。《方案》明確,我市將通過強化水環境治理、提升水資源保障、推進水生態修復等舉措,確保黃河干流花園口斷面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支流水質持續改善,水生態系統穩定性持續提升,現代化水環境監管能力明顯增強。

          在水環境綜合治理方面,鄭州打出“組合拳”。城市污水管網改造提速,到2025年年底,基本消除有關縣(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到2027年年底,完成《鄭州市污水工程專項規劃》編制,持續推進污水處理減污降碳協同增效,通過實施污水污泥處理設施新建或改擴建工程,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承載能力;雨污水管網新建不少于10公里、改造約10公里。鄭州市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保持在90%以上。

          實施工業污染防治工程,加快工業園區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以鞏義市工業園區為重點,推進污水處理廠深度治理及配套管網建設,實施初期雨水控制工程。開展工業園區污水收集處理、污水資源化利用、污水監測監管能力提升和“污水零直排區”建設行動,加快推進化工廢水“一企一管”或“多廠專管、明管輸送”。到2025年年底,工業園區配套污水管網質量和污水收集處理效能明顯提升。

          農村污染治理同步發力。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優先將農村生活污水就近納入城鎮污水管網集中處理,積極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審慎建設集中式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到2025年年底,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達到72%以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率達到90%以上,保持全市農村黑臭水體“動態清零”。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

          水資源保障水平提升舉措密集落地。全面推進再生水一體化一張網改革,構建政府與市場協同發力的再生水開發利用模式。到2025年年底,中心城區再生水生產能力達到250萬噸/日,再生水輸配管網長度達到430公里,再生水智能取水栓達到56座,再生水利用率達到55%以上。到2026年年底,中心城區再生水輸配管網長度達到492公里,再生水智能取水栓達到184座,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0%以上。到2027年年底,中心城區再生水輸配管網長度達到529公里,再生水智能取水栓達到205座,再生水利用率達到62%以上,啟動實施《再生水利用管理條例》立法工作。

          水生態保護修復工作全面鋪開。鄭州計劃2025年選送至少1條河(湖)參評國家級美麗河湖,同時加強沿黃濕地保護與生物多樣性修復,以汜水河為重點優化閘壩調控、恢復水生植被。伊洛河流域將推進生態緩沖帶和護岸建設,到2027年年底,完成河道水生態保護修復約20公里,新建河湖生態緩沖帶約20公里,讓黃河流域鄭州段水生態系統更趨穩定。

          記者 董艷竹

          分享到: 編輯:康迪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