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的孩子在試用互動性科技展品
8月26日,惠濟區劉寨街道興隆社區迎來重要時刻——螞蟻科技館正式開館迎客。這是鄭州市第二家社區級螞蟻科技館,它的建成標志著惠濟區科普事業邁入新階段,為轄區1.5萬余名居民和周邊2700多名學生帶來“家門口”的科普體驗新空間。
沉浸式“暢游”科學世界
螞蟻科技館雖規模不大,卻“五臟俱全”。館內設有23類60件展品,涵蓋電磁學、聲學、力學、節能環保等多個領域。其中,“一筆畫”“靜電乒乓”“共振環”“節能對比”“伯努利吸盤”以及“T博士8合1”等展品互動性較強。借助生動有趣的體驗方式,參觀者能在實踐中感受到多彩的科學魅力。
科技館精心規劃了互動體驗區、科普展示區等功能區域,為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科普學習平臺。以往需要遠赴大型科技館才能接觸到的科普資源,如今在社區內就能便捷享受。這里不僅是居民了解科技前沿的窗口,更是孩子們培養科學興趣、啟迪創新思維的樂園。
開館當天,科技館迎來了首批參觀體驗者。大家通過親手操作實驗裝置,探索科學原理,在趣味互動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我相信螞蟻科技館能成為我們的第二課堂,也期待跟隨老師的步伐探索科學奧秘。”開館當天,許多對科學充滿好奇的孩子來到這里,學習科學知識,探索展品背后蘊含的科學原理。“科技館開到了家門口,我特別興奮,希望今后能多來螞蟻科技館探索新知識、新東西。”一名小學生說道。
“我對‘九連環’的展品比較感興趣,科技館在展品下方設置了說明卡,講清楚了科學原理和操作方法。”家住興隆社區的小學生湯玉哲神采飛揚地說,“如果能設置一些面向小學生的科普講座就更好了,還可以播放一些科普電影。”
科普服務“深入”尋常百姓家
興隆社區還為螞蟻科技館聘請了4位科普講解員。“社區附近有兩個幼兒園,一個小學,學生群體比較集中,我們聘請的科普講解員基本上是在學校從事科學教育的老師。在參觀過程中,老師們能用專業知識為孩子們答疑解惑,同時這些老師可以組織學校學生來到螞蟻科技館開展科學教育,這進一步拓寬了科普教育的陣地。”興隆社區副主任任芮瑩說。
惠濟區科協負責人表示,螞蟻科技館的建成進一步完善了科普陣地布局,將科普服務延伸至社區“最后一公里”。其不僅讓更多群眾共享科普發展成果,更為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經常性科普活動提供了重要平臺,對營造“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風尚具有積極推動作用。未來,螞蟻科技館將持續發揮科普陣地作用,定期開展各類科普活動,為提升全民科學素質貢獻力量。
據了解,社區的“銀齡幸福驛站”將和“螞蟻科技館”組成“一老帶一小”的基層治理新模式。此前,市科協已在二七區黃崗寺社區建成面積達100平方米、展教功能齊全的全市首家社區“螞蟻科技館”,已累計接待“親子暢游”800余人,成為黃崗寺社區服務的“民心工程”。據了解,鄭州市將逐步形成以鄭州科技館為核心、社區“螞蟻科技館”為站點、農村中學科技館為延伸、流動科技館資源為補充的全域科普服務網絡,充分發揮核心科普陣地的輻射帶動作用。
本報記者 楊柳/文 馬健/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