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集聚金融資源,提升金融服務能力,為河南經濟發展注入金融“活水”,9月17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河南省金融服務“兩高四著力”實施方案》,緊扣“兩高四著力”戰略布局,從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等20條內容入手,激發各領域發展潛能。
今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20%
聚焦著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農業強省,《方案》提出,加快構建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現代金融體系。
深化制造業金融服務,落實制造業中長期貸款項目儲備和推送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強項目對接,用好用足8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發揮省、市、縣三級金融服務專員和行長進萬企、金融會客廳等工作機制作用,圍繞重點產業鏈群提供專業化金融服務,2025年全省組織政銀企對接活動4000場以上。
支持銀行、保險機構規范建設科技金融專業或特色分支機構。推動“科技貸”、“專精特新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提質擴面,落實支持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實施科技型企業首貸破冰、信用貸擴面行動,力爭2025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20%。組織金融機構與中原科技城等創新平臺開展深度對接。
到今年底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到1萬億元
加大優質金融資源供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優化金融機構、產品和服務體系,提升金融服務效能,加快建設現代金融體系和治理體系,實現金融要素配置更加高效、結構更加優化、循環更加暢通。
《方案》明確,到2025年底,全省金融總量穩步增長,融資結構持續優化,綜合融資成本進一步下降,金融服務“兩高四著力”更加精準有效。全省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到1萬億元,信用債發行3000億元以上,科技型企業、綠色和小微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全省各項貸款平均水平。
未來3~5年,實現金融要素配置與“兩高四著力”有機融合,金融“五篇大文章”提質增效,直接融資占比明顯提升,更多長期資本、耐心資本集聚發展,金融機構競爭力和影響力明顯增強,金融風險大幅收斂,現代金融體系更加完善、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更加高效、金融生態環境更加優良的金融業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豐富區域特色期貨品種
河南是農業大省,如何讓金融更好地服務農業強省建設?《方案》提出,加大鄉村振興領域資金投放力度,推動涉農貸款規模持續擴大、占比不斷提升。聚焦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做好糧食穩產保供金融服務工作。支持縣域富民產業發展壯大,加大新型農業、林業經營主體和農戶信用貸款投放力度。
同時,《方案》還提出,圍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綜合運用信貸、債券、股權、租賃、保險等方式,支持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小而美”民生項目建設。積極引進境內外各類金融機構、金融資本,豐富我省金融業態和金融產業鏈。推動上市公司市場化并購重組和產業整合,力爭2025年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投放50億元。做優做精中原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專板。支持鄭州商品交易所豐富區域特色期貨品種,發展“保險+期貨”,延伸期貨產業鏈。
力爭今年底全省民營經濟貸款余額達到2.4萬億元
金融服務的重要目標就是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活力,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方案》要求,聚焦著力改善民生、加強社會治理,全面拓展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和精度。
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用好用足支農支小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完善“敢貸、愿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優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向外貿、民營經濟、科技、消費等領域小微企業傾斜。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立完善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
在擴大民營經濟融資供給方面,《方案》提出,開展金融服務民營經濟“三進一提升”(進園區、進商會、進企業,提升綜合金融服務質效)系列活動。加大民營企業首貸、續貸、信用貸投放力度,力爭2025年底全省民營經濟貸款余額達到2.4萬億元。
引導更多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落地
“一老一小”是關乎億萬家庭福祉的戰略性事業。在養老領域金融支持上,《方案》明確,加強項目儲備,引導更多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落地。加強綜合金融供給,推進金融服務適老化改造,滿足老年群體、養老機構等多樣化養老金融需求。加強對健康產業、養老產業、銀發經濟的金融支持。
同時,加強對服務消費的支持,結合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在汽車、家電、數碼產品等消費重點領域開發差異化消費信貸產品。
推動銀行機構逐步實現綠色信貸業務全覆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環境關乎百姓福祉。《方案》要求,聚焦著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推進金融賦能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加力支持美麗河南建設。《方案》明確,聚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強化金融服務,支持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轉型,保障生態保護修復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推動利用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為重要領域、重點區域和重大項目的綠色發展提供中長期資金支持。
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利用資本市場綠色融資力度。支持金融機構優化綠色信貸業務流程、產品和服務,研發環境權益抵質押貸款、環境效益掛鉤貸款等產品。推動銀行機構逐步實現綠色信貸業務全覆蓋。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行綠色金融債券,積極探索綠色債券資產證券化。加大培育輔導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綠色企業掛牌、上市融資和再融資。培育壯大綠色發展基金,加快推動河南省綠色發展基金二期投資落地。
加強綠色金融發展機制保障,《方案》提出,健全綠色金融激勵約束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綠色信貸給予獎補和貼息支持。
進一步優化支持文旅產業 高質量發展金融供給
文旅產業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的重要引擎。《方案》要求,聚焦著力推動文化繁榮興盛,進一步優化支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金融供給。
充分滿足文旅項目和企業融資需求,分類整理全省有融資需求的文旅項目和企業名單,支持引導銀行機構加強跟蹤監測和融資對接,挖掘有效信貸需求,加大貸款投放力度。
探索“金融+文化IP”貸款模式
《方案》明確,加強特色化差異化金融支持。支持“行走河南·讀懂中國”文化線路培育行動,對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融資支持。探索“金融+文化IP”貸款模式,對“老家河南、天下黃河、華夏古都、中國功夫”項目品牌評估價值進行授信,對IP孵化、開發等環節提供全鏈條金融服務。支持金融機構根據文旅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創新推出景區收益權質押貸款、旅游住宿貸款、文化創業貸款等專屬信貸產品,大力推廣信用貸款、隨借隨還等貸款模式。
拓展文旅消費信貸業務,拓寬文旅企業融資渠道。鼓勵銀行機構發行文旅消費聯名信用卡和借記卡,為持卡人提供門票購買優惠、分期優惠、消費滿減、消費積分等特色權益。積極挖掘符合條件的優質文旅企業,做好上市培育工作。發揮銀行、融資擔保、信用增進機構作用,支持符合條件的文旅企業發債融資。
本報記者 袁帥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