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中流砥柱】——《鄭州日報》今日推出“鄭州市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這六年”特刊

          2025-09-18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鄭州市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這六年”特刊

          【中流砥柱】

          長河煥彩展宏圖

          ■本報編輯部

          黃河萬里,奔流激蕩。

          從三江源頭,走塞上江南,穿中原大地,向渤海之濱,九月的黃河,一河波瀾,兩岸錦繡,氣象萬千。

          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發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號召。六年時光流轉,從思想偉力到實踐偉力,鄭州作為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承載地,與沿黃兄弟城市和地區攜手并進,奮力繪就了一幅以生態保護為底色、以高質量發展為引擎、以文化傳承為靈魂的壯美畫卷,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時代答卷,推動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落實邁上新臺階。

          六年來,鄭州牢記領袖囑托、踐行省委要求,堅決扛穩政治責任,以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為牽引,牢牢把握“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戰略導向,在全流域率先提出并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圍繞守護母親河、聚焦生態河、打造數字河、唱響文明河、建設幸福河,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不斷刷新含綠量、含新量、含金量。大河兩岸出新透綠,處處熱潮涌動,奮力譜寫著呵護“母親河”打造“幸福河”的鄭州篇章。

          生態優先,筑牢黃河流域綠色屏障。

          六年來,鄭州始終將“大保護”作為關鍵任務,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推動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歷史性、轉折性改善。

          從省域看,自2021年山東河南兩省簽署黃河流域首個省際橫向生態補償協議以來,截至今年7月,山東已累計向河南兌現生態補償金2.5億元。2.5億元背后,是黃河水質連續達標,也是魯豫兩省聯手保護黃河生態的生動實踐。

          從鄭州看,累計生態綠化提升4.9萬畝、造林綠化2.4萬畝、修復濕地1萬余畝,建成惠濟到中牟76.5公里的沿黃復合型生態廊道;黃河干流取水量由2019年的4.18億立方米,下降到2023年的1.79億立方米;2020年以來,1800多個黃河生態環境問題全部整治到位,黃河鄭州段“四亂”問題實現“動態清零”……

          從“治黃”到“智黃”,從“被動”轉“主動”,從全局看一域到以一域服務全局,鄭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因地制宜打造生態黃河,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奮力打造“最美黃河”,一幅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斑斕畫卷徐徐鋪展。

          協同聯動,共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不負綠水青山,方得金山銀山。生態財富轉化為經濟財富如何實現“水”到渠成?六年來,鄭州流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之變、效率之變、動力之變足以窺見。

          研發投入強度、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累計大幅增長,主導產業占比、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穩步提升;“四條絲路”協同發力,交通物流體系與區域、城市、產業互動融合不斷加速,國際物流樞紐加快建設;2024年,鄭州沿黃地區裝備制造、化工、建材三大集群總產值已超7300億元,為黃河流域產業轉型提供范本……

          推進黃河重大國家戰略,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如今的鄭州,緊扣“兩山”理念,全方位落實“四水四定”原則,用好水資源這個增量,協同周邊城市,聯動沿黃城市,通過資源共享、平臺共搭、產業共建、文化共鳴,不斷把生態效益轉化為經濟效益,不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加速從“傳統制造基地”向“綠色智造高地”躍升,全力書寫著城水共生、經濟與生態共榮、發展與保護并進的高質量發展生動圖景。

          文化鑄魂,激活黃河文明時代價值。

          滾滾黃河奔騰不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水脈連著文脈,守正創新,共赴一條大河的“詩與遠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要保護弘揚黃河文化,傳承好歷史文脈和民族根脈。”

          持續講好“黃河故事”,作為八大古都之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作為黃河文化孕育形成的重要發源地之一的鄭州,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成功舉辦首屆世界大河文明論壇,向全世界展示了博大精深的黃河文化;高水平舉辦第九屆博博會、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等重大活動;連續五年舉辦中國(鄭州)黃河文化月系列活動;實施黃河主題文藝精品創作工程,“唐宮夜宴”“只有河南”等文化精品享譽全國……

          六年來,鄭州堅持守正創新,深入賡續黃河文脈,堅持保護和開發相協調、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積極傳承弘揚黃河文化,持續叫響擦亮“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功夫鄭州”城市品牌,全力建設國家黃河歷史文化主地標城市,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展示黃河文化精神內核,黃河之畔的鄭州元素,正以更加鮮活的姿態融入時代敘事。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守好生態綠脈、激活經濟動脈、厚植文化文脈,當下的鄭州,在黃河重大國家戰略中站到了更高起點。牢記領袖囑托、踐行省委要求,一步一步向前走、一年一年抓落實、一張藍圖繪到底,以久久為功護黃河歲歲安瀾,以務實重做構筑高質量發展基底,持續深耕黃河文化內涵與資源稟賦,持續書寫新時代的“黃河故事”“鄭州故事”,我們定能推動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再上新臺階,讓黃河真正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奮力譜寫中原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作出鄭州新的貢獻!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