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4日,“月滿華章 知承千年”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5慶國慶、中秋雙節系列活動之“考古人講考古”在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博物館二樓報告廳舉辦,來自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副研究館員胡亞毅為現場觀眾帶來了以“鄭州崗崔遺址的田野考古實踐”為主題的講座分享。

崗崔遺址位于鄭州市西高新區崗崔村東北臺地,遺址北距索河約1.1公里,東距須水河約1.8公里。該遺址于2024年發掘,發現有中心居址區、制陶作坊區,墓葬、灰坑等遺跡,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等一批重要文化遺物。崗崔遺址年代與小雙橋遺址一致,是小雙橋遺址外圍一處重要的中型聚落遺址。崗崔遺址還距離著名的大師姑城址很近,其發現也有助于厘清大師姑-崗崔夏商時期聚落的變遷歷程。

“大家看這件器物是什么,是否眼熟?”講座伊始,胡亞毅用眾人皆知的考古工具“洛陽鏟”作為討論話題,以生活化的語言為大家講述了現實考古工作的點點滴滴。從田間地頭的“布方”到考古一線裝備使用,以更貼近生活、貼近公眾的形式將考古工作的實際情況娓娓道來,格外吸引現場觀眾。

講座中,一系列有關考古工作的日常被一一揭秘,考古人每天的工作內容有哪些,考古人怎么判定地層早晚,怎么判斷遺跡早晚,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如何幫助我們復原古代社會,這些內容都被主講人以幽默生動的語言講述;通過浮選出的植物種子可以了解當時人們的飲食狀況、生業經濟,生活環境等;相較于清洗陶片,更難的過程是修復……一系列會發生在考古一線的真事與趣事,讓國慶來此度假的觀眾對考古工作有了全新的認知和了解。

“感謝大家對考古工作的關注,這是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假日咖啡券’,可以到一樓免費領取一杯咖啡。”講座結束后,每一位認真聽到最后的觀眾都領到了一杯“假日咖啡”。“我覺得這個活動真的太棒了,學到考古知識的同時,又喝到了現磨的美味咖啡,意料之外,令人歡喜!”在排隊領取咖啡的過程中,陳先生開心地說道。
據了解,從10月1日開啟的“月滿華章 知承千年”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5慶國慶、中秋雙節系列活動已經進行到第四日,第五日起還有非遺宋錦珍珠畫、中秋燈謎大會等活動,期待觀眾朋友前來入館體驗,在博物館里度過一個“文化假日”。
記者 李居正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