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國家中心城市主題年會近日在鄭州師范學院召開,與會專家圍繞“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人民城市建設目標,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共話特大超大城市內涵式發展實踐。
在主旨報告環節,重慶市原市長、第十二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黃奇帆指出,中國式現代化要靠“以城帶鄉”,“城鄉融合”是中國未來15年城鄉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關鍵一招。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第十一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強調,國家中心城市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要擔當大任,應以鄭州的發展帶動中原城市群發展,以中原城市群帶動洛陽、南陽城市群的發展,推動中原振興。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借鑒吉隆坡智慧隧道經驗,以鄭州市為例,指出內陸超大城市防澇韌性設計要點為“優化全市域海綿”+“核心區復合隧道快排”。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著重探討了推動特大超大城市內涵式發展的戰略重點和路徑,指出增強大都市圈的雙循環輸出功能需構建科技產業金融循環體系。
在主題報告環節,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會長陳耀,四川大學原副校長、成都市社科聯名譽主席楊繼瑞,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長、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秦尊文,重慶社科院副院長彭勁松,廣州市社科院副院長尹濤,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葉堂林,四川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質量發展研究院院長龔勤林,上海社科院政治經濟學研究室主任陳建華,河南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高亞賓,河南省社科院城市與生態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員易雪琴,鄭州市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劉濤和鄭州師范學院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辛絹博士12位專家圍繞會議主題,結合鄭州、北京、上海、重慶、成都、武漢、廣州等特大超大城市的發展實踐,分享了在城鄉融合、區域協同、產業創新、城市治理等方面的經驗與思考,為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的特大超大城市提供了寶貴的理論借鑒與實踐參考。
據悉,此次主題年會由鄭州師范學院、鄭州大學、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國家中心城市專業委員會、中國社會科學院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研究院主辦,鄭州師范學院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鄭州大學商學院、鄭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承辦。鄭州師范學院國家中心城市研究院是國內第一家專注于特大超大城市發展研究的高端專業智庫,自2018年成立以來,先后舉辦6屆“國家中心城市建設高層論壇”,出版7本《國家中心城市藍皮書》,被評為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智庫,研究成果榮獲“中國智庫索引”優秀成果一等獎等多個獎項,為建設創新、宜居、美麗、韌性、文明、智慧的現代化文明城市搭建了平臺,凝聚了力量。
記者 張競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