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位于鄭州好睦鄰·如意坊的茅臺文化體驗館變身非遺交匯場,精彩的“貴州茅臺酒非遺雅集活動”在此舉行。豫黔兩地非遺技藝與茅臺文化熠熠生輝,為社區文化生活注入全新的活力。

這場活動通過非遺體驗與茅臺品鑒等活動相結合,吸引大量周邊居民參與,成為茅臺文化融入社區生活的一次成功實踐。當豫黔非遺技藝相映生輝,一場跨越千里的文化對話在茅臺文化體驗館大門前精彩上演。河南非遺的渾厚質樸與貴州非遺的絢麗多彩,因茅臺文化而和諧相融。
走進活動現場的非遺體驗區,只見剪紙互動體驗桌前圍滿了市民。一位帶著孩子的母親細心裁剪著紅色窗花,臉上洋溢著創造的喜悅。不遠處的泥泥狗DIY制作區,幾位年輕人正為自己手中的民俗工藝品上色,讓這項源自河南淮陽的古老技藝在當下煥發新生。

鄭州名門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黎明在活動中表示:“茅臺酒不僅是一杯酒,更是一部流動的釀造史。它堅守‘順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工匠精神,以優質原料、傳統工藝精心釀制,成就了‘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回味悠長’的獨特風格。”
鄭州名門酒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建華深有感觸地說:“作為貴州茅臺在河南市場的文化使者,我們始終在思考:如何讓這杯傳承千年的美酒,與中原大地深厚的文化底蘊產生更深層次的共鳴?今天,我們找到了答案。”

答案就藏在非遺技藝的每一個細節中。趙建華進一步闡述:“在非遺剪紙的指尖翻飛間,我們看到了與茅臺釀造相通的匠心獨運;在非遺吹糖人拙樸的造型中,我們讀懂了與茅臺傳承相似的文化密碼;在木版年畫的吉祥寓意里,我們感受到了與茅臺品質一致的美好祝愿。”
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河南省區副總經理程世薇深入解讀此次活動意義:“我們以非遺為媒,以醬香為韻,開啟一場跨越千里的文化對話。河南的剪紙、木版年畫、吹糖人等非遺技藝,與貴州傳承的蠟染、苗繡,以及茅臺酒釀造技藝一樣,都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都是需要代代相傳的文化瑰寶。”

在活動現場的黔韻非遺展示區內,貴州蠟染布的靜態工藝展與茅臺文化交相輝。程世薇介紹說:“貴州茅臺酒的釀造技藝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遵循‘天人共釀’的工匠精神,歷經三十道工序、一百六十多個工藝環節的千錘百煉,終成卓越品質。”
當睦鄰空間文化升級,如意坊也成為文化與社區連接紐帶。據了解,好睦鄰·如意坊作為北龍湖畔的一處社區商業空間,近年來通過開展系列文化活動,已成為周邊居民休閑娛樂和文化體驗的重要場所。
“ 今天的活動非常有意義,之前從來不知道茅臺背后還有這么深厚的文化。”不少市民參觀體驗非遺技藝后高興地說,茅臺文化體驗館不再是簡單的產品陳列空間,已成為消費者感受傳統文化的良好平臺。好睦鄰·如意坊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次非遺雅集活動通過茅臺文化與非遺技藝的結合,為社區居民提供了高品質的文化生活體驗。
記者 安欣欣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