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一列滿載52車、總重量達3100噸的塊煤專列,從鶴壁時豐專用線駛出,成為“豫魯便捷出海通道”鐵海聯運物流項目的首趟集裝箱貨運專列,打通了河南與東部沿海地區的物流新鏈路。
據了解,“豫魯便捷出海通道”鐵海聯運物流項目交流會暨豫能控股集裝箱業務開通儀式于10月28日在鶴壁時豐站專用線集裝箱場地隆重舉行。此次開通的“豫魯便捷出海通道”鐵海聯運項目,重點聚焦日照港至鶴壁時豐站間的鐵礦石運輸,預計年發運量可達36萬噸,將開啟區域物流格局升級新篇章。
“項目不僅串聯起豫魯兩省物流節點,更填補了豫北地區陸港出海通道的關鍵缺口。”河南煤炭儲配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集裝箱業務常態化運營,將使豫北陸港新通道優勢進一步凸顯,為區域大宗商品運輸提供更高效的解決方案。 ”
鶴壁時豐站作為瓦日鐵路的重要支點,既是“陸上絲路”的核心樞紐,更是銜接“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國鐵集團鄭州局聚焦“港通、鏈通、貿通、融通”目標,聯動地方加快推進鶴壁時豐站擴能升級,加大對青島、日照方向集裝箱班列的運力支持,積極打造精品物流通道,實現“陸海聯運”無縫銜接。
“為服務區域產業運輸需求,鐵路發揮集裝箱運輸‘環保、高效’的優勢,助力企業降低綜合物流成本,實現綠色低碳物流發展。2025年前三季度,山東港口在河南完成鐵海聯運操作箱量達到11.4萬標箱,同比增長53.3%,河南80%的集裝箱進出口業務通過山東港口完成,鐵路正成為豫魯陸海聯動的‘黃金紐帶’。”國鐵集團鄭州局貨運部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提高鐵海聯運效率,國鐵集團鄭州局圍繞重點產業的運輸需求,定制個性化集裝箱運輸方案,加快建設內陸集裝箱堆場,讓鐵路物流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同時深化與海關、港口的協作,實現“一單到底、全程可控”,讓貨物通關更便捷、企業辦事更省心,為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更有力的運輸保障。
“集裝箱業務具有技術標準統一、換裝運轉方便、裝卸效率高等優勢,同時也減少了貨物換裝損失,提高了貨物安全性,能夠更好地滿足不同類型客戶對物流服務的要求,通過鐵海聯運直達鏈路,減少出海貨物倒裝環節,運輸效率較以往提升30%以上。”國鐵集團鄭州局長治鐵路物流中心主任郭玉屏介紹。
今年以來,國鐵集團鄭州局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協調發展,始終秉持“互利共贏、協同發展”的理念,成立專班系統性摸排轄區內所有規模以上企業,詳細了解企業運輸需求,深化與企業“總對總”合作,簽訂6個示范性項目,推動81個中心級物流總包項目落地,努力將“供應鏈”打造成“共贏鏈”,為企業降本增效提供新路徑。
下一步,鐵路部門將發揮在運量、成本、環保等方面的優勢,持續深化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優化貨運運輸產品結構,為破解物流瓶頸、服務高質量發展注入“鐵動力”。
記者 張倩 通訊員 楊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