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日報》版面截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十大戰略”的省會實踐
之 “綠色低碳轉型戰略”篇(上)
一條條生態廊道宛如綠絲帶、一年有237個優良天……
天藍水碧成常態 經濟發展增“綠”量
經歷過霧霾鎖城的困擾,更渴望醉人的藍天白云;承受過“竭澤而漁”的代價,更向往與自然和諧共生。
2018年以來,鄭州市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實施《大氣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以優良天數年增15天以上為目標,從能源結構、工業結構、交通結構、用地結構調整入手,以“工地不停工、企業分類管、指標降下來、空氣好起來”為原則實施精準化管控。

賈魯河美麗的水環境
從偶見藍天白云時刷爆的朋友圈,到藍天白云成為綠城的常態風景,鄭州走過了一段不凡的日子。剛過去的2021年,全年優良天數237天,大氣、水、土環境質量達到歷史最好水平;成功申報全國唯一國家“十四五”地下水污染防治試驗區、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區建設的“雙先行區”,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
指標降下來 空氣好起來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鄭州科學把脈,精準發力。
“我們率先進行水泥行業SCR提標改造,一套設備投資幾千萬元,污染物排放量從3.5噸銳減到0.5噸!”登封市宏昌水泥有限公司陳軍輝對4年前的提標改造記憶猶新。
“以前氣味和粉塵多,每天回家得洗衣服,現在每周洗一次就行!”深度治理,讓天瑞新登水泥公司企業職工直接受益。該公司與德國公司合作,投資3000萬余元實施了深度脫硝治理工程,氮氧化物排放量和粉塵排放量大大降低。
大力推進工業企業綠色化、清潔化改造。加強PM2.5與臭氧協同控制,完成421個工業爐窯治理和6家垃圾電廠深度治理、201家揮發性有機物“一企一策”治理、180家低VOC含量涂料或油墨源頭替代、240家工業涂裝包裝印刷企業無組織排放控制以及179家企業高效治污設施升級改造。
2019年以來,鄭州市累計關停15臺227萬千瓦燃煤機組,累計削減燃煤383萬噸,實現主城區燃煤機組“清零”;拆改燃煤鍋爐1300多臺5000多蒸噸,削減燃煤400萬余噸。完成燃煤“雙替代”320324戶,實現平原地區散煤動態“清零”;壓減耐材產能71.18萬噸;淘汰國三及以下柴油貨車24623臺。
生態碳匯,能力提升。治理和修復露天礦山地質環境,3.89萬畝國土披上綠裝,一條條生態廊道宛如綠絲帶。
“藍天白云為鄭州加分,上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值得自豪!”越來越多的市民為美麗的“鄭州藍”而陶醉。
持續促轉型 發展“綠”量增
按照《鄭州市 “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鄭州市“十三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鄭州市大力推廣清潔能源。已實現外電入鄭213.7億千瓦時,風電、光伏、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累計55萬千瓦;推廣新能源商砼運輸車1007輛、新能源渣土車1043輛、新能源環衛車7338臺、新能源巡游出租汽車11875輛、新能源物流車17705輛。
通過差異管控引導企業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根據畝均綜合評價,在用地、用能、用水、排污、金融、財政等方面實施差別化支持;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探索建立“1+N”(1個龍頭企業+N個配套企業)績效分級培訓,提升產業鏈環保治理水平,打造綠色產業鏈,全面推進差異化減排措施;實行執法打卡,避免對企業重復、多次檢查,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2021年全市生產總值12691.02億元,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在環境質量改善的同時,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全域水循環 河湖皆清波
早春時節,鄭州迎來連日的和暖天氣,賈魯河花園路至中州大道段,藍天白云,草色泛綠,寬闊的水面上時有白鷺飛舞,河岸步道上不時見到慢跑者的身影,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場景。
按照“全域水系、循環水系”理念,鄭州市編制并實施了《鄭州都市區生態水系全面提升工程規劃》,按照《打好碧水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 (2018~2020年)》,以河流斷面水質穩定達標,飲水安全更有保障,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為目標,堅持“治、護、建、管”多措并舉,加快實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
賈魯河按照“安全河、生態河、景觀河、文脈河、幸福河”目標實施綜合治理,初步構建了從內到外“林堤灘水”連續的自然生態格局,成為橫穿鄭州的百里青山綠水長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邙山提灌站向金水河、熊耳河供水,花園口提灌站向東風渠供水,牛口峪引黃工程向賈魯河供水……黃河和生態水系河道有效連通,“六縱六橫三湖”接近自然生態的城市河湖連通體系初步形成。
全市6個國控斷面全部達標,4個省控斷面3個為Ⅲ類水質,1個為Ⅳ類水質,12個市控斷面全面消除Ⅴ類及劣Ⅴ類斷面。
完成全市537個重點行業企業用地污染狀況調查及農用地質量狀況詳查,探索地下水、土壤協同治理模式,在全省率先開展地下水污染狀況調查,實現256個行政村環境整治任務,讓全市人民“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天藍水清地綠成為常態,享受更好的生態環境是民心所向。2022年,鄭州市將統籌推進綠色生產、綠色能源、綠色交通、綠色生活等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制定出臺減污降碳協同增效行動方案、“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工作規劃;科學引導企業綠色轉型,切實提高產業發展的“含綠量”“含金量”……隨著目標任務的實現,鄭州人民在享受“綠城無處不飛花”的愜意生活的同時,也體會到“萬家煙樹滿晴川”之詩意牧歌,真正開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畫卷!
鄭報全媒體記者 裴其娟 /文 李新華 /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