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沿著筆直的柏油路通進金水區未來路街道金林社區,一幅居民怡然自得、環境和諧安寧的美好畫面映入眼簾。
曾經這里和不少老小區一樣,生活配套設施的落后與缺乏,居住環境的雜物亂堆與衛生臟亂,未來路街道金林社區以燕鳳小區南院、安全廳家屬院為樣板,探索了老舊小區的微更新模式。如今,燕鳳小區南院、安全廳家屬院微更新已初見成效,“20歲+”的老小區在一眾商品房的環抱中并不顯得“違和”。
蝶變:從“老舊‘代言’”到“獨樹一幟”
干凈整潔的樓院環境、熱情敬業的值守保安、劃線區內車輛停放有序……曾經“臟亂差”的“老舊‘代言’”小區如今迎來了蝶變煥新,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金林模式”。
燕鳳小區南院始建于1998年,樓院配套設施老化,居住人員復雜,曾是一個臟亂差的無主管老舊小區。2019年,根據鄭州市老舊小區改造政策,未來路街道將該院納入老舊小區綜合提升樓院之一。為了做實做細這項民心工程、民生工程,鞏固來之不易的整治提升效果,金林社區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多次召開居民代表會議,不少居民盼望能有專業的物業公司入駐小區進行專業管理。
通過與業主充分溝通,社區經過周密的考察和居民協商,最終確定引入物業進行管理,為居民們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物業服務。
新生:從“千瘡百孔”到“涅槃重生”
“樓房外立面穿上了‘新衣’,瀝青路面干凈寬敞,停車位錯落有致,上樓也不用再爬樓梯了……現在的小區看起來真漂亮,我們住得也舒心。”談起自己生活了20多年的家園迎來的新變化,年過七旬的居民王女士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
同位于未來路街道金林社區的安全廳家屬院,2002年以前建成,七成住戶都為中老年人,小區也“老態”盡顯,道路坑坑洼洼,管道年久失修,線纜縱橫交錯,車輛亂停亂放。
2023年安全廳家屬院作為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可一到“動手”的時候,矛盾和問題便四處“冒泡”,尤其是關于加裝電梯帶來的遮光、噪音等影響,意見統一不起來。
“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切實解決困擾群眾的痛點、堵點問題。”金林社區黨總支書記話語堅定。
金林社區黨總支堅持黨建引領,錨定街道“‘五個未來’驅動強高優美現代化新未來”這一目標,通過“微網格+”,黨員、干部、網格長、微網格長等敲開群眾家門,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以及認領群眾“微心愿”的方式,把“發言權”交給居民。收集上來的居民意見,與施工方對接,如此一來民意不僅暢通,也落到了實處,也讓網格治理通過組織建設發揮著最大的效能,形成了全面掌握實情、及時反映民情、迅速解決問題、有效化解矛盾的社區管理服務長效機制,實現管理服務的精細化和全覆蓋。
目前,安全廳家屬院加裝電梯已實現全覆蓋,居民徹底告別“爬樓”時代。
未來:以“黨建+網格”譜寫新時代幸福篇章
硬件更新之外,軟環境的打造讓居民生活便利度大幅提高。金林社區始終圍繞黨建引領網格化基層治理,切實把組織體系建設嵌入社區治理結構,9個三級網格,96個微網格,推行“二級網格長+三級網格長+微網格長+黨員志愿者”無縫對接的為民服務流水線作業模式,建設管理全面、服務齊全的全要素網格,實現“黨建引領、多網合一、全域覆蓋”的社區管理體系。
“居民站‘C’位,讓群眾舒心滿意,把實事辦在群眾心坎上。基層治理保障的是民生、守護的是民心。”金林社區黨總支書記說道。
小處入手,細處著眼,“幸福”正鋪陳開來。
“黨建+陣地”:優化布局 全力打造家門口“幸福圈”
近年來,金林社區黨總支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聯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服務站等陣地,不斷完善日間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動中心等養老配套場所,增添休息椅、棋牌桌、健身路徑等服務設施,持續提升為老服務設施質量。
“黨建+服務”:智慧養老,提升“老有樂養”獲得感。
金林社區依托日間照料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陣地,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社會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機制,為老年人提供文化服務、醫療護理、助餐送餐、生活照料等服務。
同時,為打通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未來路街道金林社區發力智慧養老,積極推進開展網格鄰里文化節等群眾文體活動,采取“健康大學堂”、文藝匯演等多種形式,讓更多的老人參與到社區活動中來;堅持推進老年智能手機使用教學活動,幫助老年人學習使用智能手機拍照、剪輯視頻、網上繳費等內容,提升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運用智能技術的水平;持續開展系列反詐知識講座,增強社區老年人的識詐、防詐、反詐的意識和能力,真正讓防范詐騙意識在老年人心中生根發芽。
“讓居民群眾省心、舒心、暖心、安心、放心就是我們社區工作者的追求,居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下一步,我們將持續發力,優化服務,‘改’出更多環境優、服務暖的‘新’小區,讓居民的幸福感‘原地升級’。”金林社區黨總支書記說。
記者 王翠 魯慧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