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河南推動黃河戰略實施6周年 “含綠量”“含金量”同步提升

          2025-09-29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今年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6周年。河南作為黃河戰略的首提地,地理位置特殊,是黃河中下游治理的重中之重。省政府新聞辦9月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省推動戰略實施有關情況。

          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堅持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2024年全省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萬元GDP用水量較2019年分別下降23.5%、23.1%。持續優化調整產業、能源、運輸結構,2024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與高技術制造業占規上工業比重分別較2020年提升2.4和2.9個百分點,2024年底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532萬千瓦,占全省發電總裝機的51.4%,歷史性超過火電裝機,鐵路和水路貨運占比分別達到4.5%、7.3%,分別較2021年提升0.3和0.4個百分點,實現經濟發展“含綠量”與“含金量”同步提升。

          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動能轉換

          堅持把制造業作為主攻方向,加快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建成投用,超短超強激光平臺、智能醫學研究設施落地建設,鄭南商許超硬材料集群、洛陽現代農機裝備集群成功創建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5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成功入列,國家級創新平臺基地達到38家。2024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累計分別突破1.3萬家和2.9萬家,是2020年的2.1倍、2.5倍,技術合同成交額1759億元,比2020年翻兩番以上。

          沿黃區域合作交流持續深化

          以合作共贏為目標,以黃河干流為紐帶,以毗鄰地區為突破,縱深推進晉陜豫省際合作,三省聯合舉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建設座談會,浩吉鐵路、運三高速公路、黃河公鐵兩用橋相繼建成通車,162項政務服務實現“跨省通辦”。深化魯豫交流合作,印發實施魯豫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實施方案、共同召開聯席會議,濟鄭高鐵、日蘭高鐵運營通車,鄭州、濟源、洛陽等11個市22個鐵路站開通直達青島港、日照港的鐵海聯運線路。截至目前,我省與陜西、山西、山東3省高速公路省際出入口達到20個。

          高水平開放拓寬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推動內外一體聯動開放,以高水平開放拓寬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新空間,積極融入和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持續拓展“四條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成功舉辦兩屆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鄭州機場年貨郵吞吐量突破80萬噸;“陸上絲綢之路”越跑越快,鄭州國際陸港核心區建成投用,中歐班列境外網絡覆蓋歐亞40個國家140余座城市;“數字絲綢之路”越來越便捷,獲批設立7個跨境電商綜試區,貿易鏈接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上絲綢之路”越來越通達,鐵海直運線路累計開通4條,內河港口累計開通國內國際集裝箱航線超過40條。

          防洪減災體系建設筑牢黃河安瀾屏障

          2019年以來,我省持續推進黃河流域防洪減災體系、水資源優化配置體系建設,為筑牢黃河安瀾屏障提供了有力支撐。

          黃河下游“十四五”防洪工程(河南段)已基本完工,金堤河、伊洛河等重要支流及22條中小河流重點河段“十四五”治理任務已基本完成,白龜山水庫、金堤河柳屯閘等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工程相繼實施,55條重點山洪溝完成防洪治理,流域防洪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開展桃花峪洪水控制工程重大專題研究,將新建小河口水庫和陸渾水庫、河口村水庫防洪能力提升項目納入《黃河流域防洪規劃(2025—2035年)》,推動合河水利樞紐、盤石頭水庫擴容工程納入國家“兩重”項目清單。堅持以流域為單元,強化預報、預警、預案、預演措施,科學精準調度水利工程,有效抗御了2021年黃河秋汛等多次洪水過程。

          黃河干流水質連續5年達到Ⅱ類

          近年來,全省生態環境系統著力打好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黃河干流水質連續5年達到Ⅱ類,流域優良水體比例上升到90%以上,劣V類水質斷面穩定消除;今年1~8月,流域35個國控斷面(實測33個,2個斷流)中,Ⅰ至Ⅲ類水質斷面30個,占90.9%。伊洛河(洛陽段)獲評生態環境部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鄭州、開封、洛陽、鶴壁被納入國家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與山西、陜西、山東簽訂黃河流域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黃河干流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全域貫通,省內主要一級支流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實現全覆蓋。

          本報記者 侯愛敏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