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節”來臨,秋高氣爽的天氣,正是家長帶孩子外出賞秋的好時機。今日,河南省兒童醫院呼吸科專家提醒:由于兒童呼吸道黏膜嬌嫩,嬰幼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更容易受到各種病原體侵襲,秋季是兒童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提醒家長帶孩子外出時做好健康防護。
秋季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的三大誘因
【溫差大、易感冒導致呼吸道癥狀】
近期秋雨連綿,晝夜溫差達8℃~10℃,由于兒童體溫調節中樞尚未發育完善。若增減衣物不及時,孩子極易因受涼導致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縮,防御能力下降。
【密集場所成為病原體傳播的溫床】
假期外出,景區、室內外游樂場人員密集、流動性大,局部區域空氣質量下降,各種細菌和病毒密度明顯升高。密集環境的病原體暴露與身體疲勞形成“疊加傷害”,是兒童容易患病的主要推手。
【過敏原刺激呼吸道黏膜誘發過敏癥狀】
今年秋季雨水較多,空氣持續濕冷,很容易滋生霉菌,加之這個季節花粉較活躍,因此很容易誘發呼吸道過敏癥狀。比如流鼻涕、噴嚏、鼻塞、鼻癢、咳嗽和喘息等。
出行前:做好防護準備
【評估孩子健康狀態,合理規劃行程】
家里有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基礎疾病的患兒,建議家長們優先選擇近郊短途游,避免長途奔波和人群密集的熱門景區、室內游樂場。出發前最好咨詢專科醫生,根據醫生建議備好專用藥物,并明確用法用量,做到有備無患。
【打包“防護物資包”,關鍵時刻不慌亂】
包括日常防護用品,如兒童專用醫用外科口罩、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消毒濕巾等。要提前查詢所到地區的氣溫,去北方地區要準備“外套+毛衫+長袖內衣”;去南方地區要準備短衣短褲,方便根據溫度變化及時增減。藥品等防護用品也要適當準備,比如體溫計、常用藥品等。
出行中:減少 “接觸暴露”
1.乘坐公共交通出行,建議全程規范佩戴口罩,盡量減少孩子接觸公共物品,避免在車廂內隨意走動,不接觸陌生人或公共玩具。
2.選擇自駕出行時,應避免在車內密閉過久,空調建議選擇“外循環”模式,溫度設定在22℃~25℃,與室外溫差不超過5℃,防止孩子上下車輛時因溫差過大導致感冒。
游玩中:活動量需量力而行
選擇合適的游玩場地,遠離高風險環境,應優先選擇開闊、通風、人員相對少的地點,如郊外公園、湖邊步道等。
把握活動強度,避免過度勞累兒童體力有限,活動量需量力而行,每日游玩時間建議不超過4~5 小時。
外出期間合理搭配飲食,避免生冷刺激;盡可能保證足夠的睡眠,保持良好體力。
出現呼吸道癥狀后 正確應對是關鍵
游玩過程中,若孩子出現感冒癥狀,一定注意休息,多喝溫水,口服感冒藥對癥處理。若孩子體溫升高超過38.2℃,先口服兒童專用退燒藥,配合物理降溫措施,如用溫水擦拭或溫水浴。
需提醒的是,若孩子出現反復持續高熱、咳喘明顯、精神不好等癥狀,應立即前往附近醫院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記者 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