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3日,作為“世界市長對話·鄭州暨2025鄭州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系列活動之一,國際旅行商踩線活動在鄭州持續開展,通過深度探訪當地文旅地標,感受中原文化的獨特魅力。

當日上午,旅行商代表團首站來到河南博物院。這座始建于1927年的國家一級博物館,館藏17萬余件文物,以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為特色。在講解員引導下,代表團重點參觀了賈湖骨笛、婦好鸮尊等九大鎮館之寶。在講解員的介紹中,觸摸中原文明的厚重脈絡。

隨后,代表團前往河南省培育鉆石交易中心。在這里,嘉賓們驚訝于“人工培育鉆石竟然來自河南”,并對鉆石產品表現出濃厚興趣,認為不管是價位還是工藝,都很有吸引力和競爭力。據悉,作為全球首個“互聯網+培育鉆石”綜合服務平臺,該中心自2024年運營以來,已構建起涵蓋交易、檢測、物流、人才培養的全產業鏈生態。

“我看到河南省博物院分了很多展館,這樣的分類對游客來說是個很好的體驗,跟隨歷史時間軸,讓我對這段歷史有個初步的認識。同時我也看到了很多精美的展品,感受到了博物院對文物的保護,還有AI講解,對游客很友好。在培育鉆石交易中心,我了解到了鉆石通過現代化技術培育過程,這些鉆石可以通過毛發、動物骨頭合成,對于環保方面,做的也是非常到位。”泰國HABI32有限公司董事長、博士 Narathip Amtiengtrong表示。

下午,代表團前往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參觀了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并觀賞了少林功夫表演。夜幕降臨,山地實景演出《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在待仙溝上演。該節目以壯麗的中岳嵩山為舞臺,以少林禪宗文化、少林武術文化為藝術表現內容,采用大型山地實景演出的藝術表現形式。600名演員的演繹與四季景觀變幻交織,呈現出一場視聽盛宴。

“我來了河南很多次,但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對于很多韓國人來說,建筑群中的少林寺并不是一個陌生的文化符號,我小時候過年時,電視里會經常放一些和功夫有關的節目,但是實際來到這里后,還是讓我感到很震撼,今晚的《禪宗少林·音樂大典》是我很喜歡的節目,如果以后我的朋友有機會來到中國,我會推薦他們來這里看看。”來自韓國的《NIHAO中國》雜志主編嚴志希說道。

此次踩線活動通過“文物探源+產業觀察+文化體驗”的立體化設計,向國際旅行商展示了鄭州作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多元魅力,深度了解鄭州文旅資源,為后續引客入豫、入鄭奠定了堅實基礎。
記者 趙冬/文 徐宗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