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已成為城市發展的“神經脈絡”。
從5G網絡深度覆蓋,筑牢數字底座,到以數字塔賦能千行百業,服務數字治理,再到深化能源社會共享,增進民生福祉……
作為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隊”和5G新基建的“主力軍”,鄭州鐵塔依托“一體兩翼”戰略,秉持“共享共贏”理念,以創新驅動發展,以服務賦能社會,高效推進通信、信息、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布局,為鄭州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服務作出了積極貢獻。
深化統籌共享 筑牢數字新基建底座
鄭州鐵塔自成立以來,充分發揮統籌共享優勢,堅持“能共享不新建、能共建不獨建”的原則,通過“一家建設、多家使用”的模式,統籌全市通信基礎設施的集約建設,有效避免行業重復建設,大幅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為降低通信網絡成本,提升網絡建設效率,鄭州鐵塔積極推動社會資源開放共享,基于存量資源改造升級滿足新增基站建設需求,如廣泛利用路燈桿、監控桿、電力塔等數量龐大的社會資源部署基站,變“社會塔”為“通信塔”,有效拓寬通信站址資源供給范圍。
作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統籌單位,鄭州鐵塔深度嵌入政府5G專班,積極參與通信建設政策編制,推動并配合有關部門相繼出臺《河南省電信條例》《河南省建筑物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技術標準》《鄭州市5G基站建設發展規劃(2020—2025)》《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5G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鄭州市通信基礎設施災后重建專項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在站址規劃、公共資源開放、施工審批、電費成本、基站保護等方面為5G建設提供便利條件。
在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鄭州鐵塔也積極創新,成功應用多種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打造機場廊橋宏站、候機大廳魔方微站等一系列5G創新建設方案和典型案例,高效完成奧體中心、新鄭機場、鄭州東站、鄭州地鐵等一大批重點場景的5G精品網絡覆蓋。
截至目前,鄭州鐵塔已累計建成通信鐵塔1.7萬座,圓滿完成《鄭州市加快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建設任務,實現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支撐鄭州信息通信網絡覆蓋走在全國前列;助力三家電信企業累計建設開通5G基站4.73萬個,新建鐵塔共享率由37.6%提升到了87.5%,減少通信鐵塔重復建設近2.67萬座,為社會節約土地資源近1500畝。
創新技術應用 助推城市信息化轉型升級
依托遍布全市的鐵塔資源和高位監控能力,鄭州鐵塔積極發揮中高點位站址資源、屬地化運維服務、政策統籌、全國“一張網”及“塔、房、電”一體的優勢,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變“通信塔”為“數字塔”、變“通信機房”為“數字機房”,為城市治理、產業升級、低空經濟等注入新動能。
據介紹,通信鐵塔站得高、望得遠,每個鐵塔站址都具備7×24小時穩定完備的電力供應和全方位、全天候的快速響應維護保障,是各類攝像頭、傳感器等設備的理想載體。如今,鄭州鐵塔在傳統通信基站部署了超萬站的全景高清攝像頭、邊緣智能盒等工具和對應算法,大力推進“智能運維”系統建設應用,實現對重點區域、重要站址的實時監控和圖像分析,為通信基站安全穩定運行和資產運營提供了先進的數智化能力保障。
在自身全面應用數字創新的基礎上,鄭州鐵塔積極打造“站址服務+視頻監控+AI算法+智聯平臺”的“鐵塔視聯”服務,在鐵塔基站上部署各種高清攝像機、地震監測儀、北斗地基增強站、氣象雷達站、環境監測儀、物聯傳感器等,面向社會共享“數字塔”超2400座,廣泛服務于交通、環保、國土、公安、文旅等重點領域,通過“鐵塔+大數據+AI”為千行百業裝配“千里眼”“順風耳”“智慧腦”,全面推動向更高層次、更廣范圍、更深程度的“社會共享”邁進。
隨著低空經濟的持續火熱,電信企業紛紛搶灘新賽道。憑借高聳的“通信塔”資源,鄭州鐵塔發展低空經濟可謂得天獨厚。在剛剛落幕的2025中國(鄭州)低空經濟與無人機產業展覽會上,公安部門與中國鐵塔聯合開發應用的無人機智能警務平臺備受矚目。該平臺通過空地一體作業模式,顯著提高了出警、安保、巡防、取證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在環保網格化治理方面,環保部門攜手中國鐵塔利用通信鐵塔掛載無人機艙實現無人機自動續航、巡航,解決無人機頻繁充電問題,提升無人機巡飛效率,改善環保部門對大氣六因子的有效治理。據悉,除了公安、環保領域,鄭州鐵塔還在消防、交通、水利、電力等行業積極推進相關應用。
服務社會民生 彰顯鐵塔式科技溫度
憑借豐富的站址資源、成熟的建維能力和可視可管可控的監控平臺等資源能力優勢,鄭州鐵塔大力發展“換、充、備、發、保”等業務,推動鄭州市能源基礎設施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改造升級。
為解決騎手小哥電動車充電慢、換電難的問題,鄭州鐵塔推出安全、智能、便捷的自助換電服務,目前已部署共享換電柜970個、共享電池3.6萬組,先后為近11萬名快遞、物流小哥提供自助換電服務。
“之前用完電后,一般都是充一夜,比較費時間。”在升龍廣場的鐵塔換電柜,一位騎手小哥正在熟練地更換電瓶,他說,“現在非常方便,一分鐘之內都搞定了,掃碼開柜,即用即換,不僅提高了配送效率,更解決了私拉電線、劣質電池等安全隱患。鄭州鐵塔還通過‘電控溫控雙重保護’技術,確保換電安全。”
鄭州鐵塔還聯合市委組織部、市總工會共建44處“騎手之家”和“愛心驛站”,為新業態勞動者提供“冷可取暖、熱可納涼、渴可喝水、傷可用藥”的暖心港灣。
此外,鄭州鐵塔還建成18個多功能大型綜合能源汽車充電場站,解決近萬名出租、物流等特殊行業司機充電難、休息難的問題;在600余個小區投運超5萬個兩輪電動車充電端口,為23萬鄭州市民提供集中、安全、智能、便捷的充電服務。同時深耕備電換電業務,為600余處銀行網點、加油站、交通紅綠燈等公共設施提供24小時不間斷電力保障服務。保電業務方面,通過整合通信保障、備電發電、監控、維護等一體化服務保障能力,先后為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春晚鄭州分會場等大型活動提供全方位電力保障服務,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
因共享而生,因共享而興。鄭州鐵塔成立至今,不僅在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就,更在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服務國計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未來,隨著5G-A、AI大模型的深度應用,鄭州鐵塔將持續發揮鐵塔獨特資源優勢,積極整合數字化、信息化平臺建設,打造新能源綜合服務網絡,為鄭州經濟高質量發展和5G新基建戰略布局貢獻“鐵塔力量”。
本報記者 李冬生
通訊員 張嬌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