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技藝與新技術同臺競技、“大塊頭”與小智慧交相輝映……9月20日~22日,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在鄭州呈上一場場技能饕餮盛宴。
在這個巔峰對決、王者爭霸的賽場上,全國35個代表團的3420名選手圍繞106個競賽項目展開激烈角逐,新匠魂在此破繭,老技藝于斯生輝,代表河南參賽的鄭州選手們也各展所長,決勝國賽技能之巔。
“大”展身手
盾構機、飛機、地鐵……國賽賽場上,“地底蛟龍”展露身姿,“空中飛鳥”蓄勢騰飛,向參賽選手發起“全能考驗”。
作為本屆大賽新增賽項之一,盾構技術賽項配備了兩臺盾構教學機,9月22日的盾構技術賽項的賽場上,兩條“地底蛟龍”靜臥,等待選手“把脈問診”。
據盾構技術賽項解說員鄭可怡介紹,正在進行的是盾構機設備故障診斷及處理競賽模塊,所有選手在賽前會收到一份詳盡的設備原理圖,這份圖紙涵蓋整個盾構教學機的電氣、液壓與控制系統邏輯,厚度有數百頁,內容極為龐大。
“光是讀懂這張圖,就需要極強的專業基礎和空間推理能力。”鄭可怡說,選手不僅要看懂線路,更要理解每一個模塊之間的聯動關系。
當天上午的比賽中,選手將面對5個預設故障點,這些故障可能涉及線路接觸不良、傳感器失靈、電磁閥卡滯、PLC信號異常或液壓回路泄漏等多種類型。選手必須依據原理圖進行逐項排查,定位問題根源,并完成修復操作。
代表河南參賽的選手李偉來自鄭州鐵路技師學院,在他看來,盾構技術賽項的各工況盾構模擬操作,盾構機設備故障診斷及處理,盾構電氣系統設計、裝配、編程及調試,盾構液壓系統設計、裝配及調試4大競賽模塊中,盾構電氣系統設計、裝配、編程及調試最具難度。
“選手需要在5個小時內將500多根線頭一一對應連接,接線無誤后進行編程、調試,體力和腦力缺一不可。”李偉說。
盾構技術,顧名思義,與大國重器盾構機息息相關。我國的盾構技術從無到有,從有到優,一路在河南成長壯大——我國第一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復合盾構機就誕生在河南,我國更先進、強大的盾構機還在源源不斷的研發生產中。
這次參賽,讓學習盾構技術5年多的李偉感觸良多。“這次比賽競爭非常激烈,我覺得大家的專業水平都很高,我在今后的學習中會更加注意對細節的把控。”李偉說。
記者 李娜 楊麗萍 李宇航 文 馬健 李新華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