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扛旗?鄭闊步 | 文旅融合添彩天地之中 活力商都點燃詩與遠方

          2025-10-21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從“文博熱”席卷全城,到“戲劇幻城”驚艷亮相;從老廠房變身潮流地,到博物館里觸摸千年文明——“十四五”期間,為促進文旅融合,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全市文化旅游和文物保護工作深入貫徹落實文旅文創融合戰略,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搶抓發展新機遇、激活文旅新動能,5年時間,天地之中、黃帝故里、功夫鄭州,正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迎接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共同奔赴一場跨越古今的“詩與遠方”之約。

          文化繁榮增添城市底蘊

          “十四五”以來,鄭州市深入踐行習近平文化思想,積極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接連舉辦“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黃河文化月”等大型文化活動,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城市文化影響力日益提升。2021年起,連續舉辦5屆的“黃河文化月”系列活動,吸引“中國音樂‘小金鐘’”“‘唱響黃河’中國音樂家協會全國聲樂展演”“‘小荷風采’全國少兒舞蹈展演”等多項文化交流活動落地鄭州,讓這里日漸成為文化與藝術交流的城市平臺。

          為推動文化強市建設,近年來,全市在挖掘黃河文化、嵩山文化、黃帝文化、商都文化等特色文化基礎上,找尋自身發展路徑,推出了以“中華兒女的尋根之地、中華文明的朝圣之地、中華文化的體驗之地、國學教育的實踐之地”為支撐,以“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基地中的全國重地”建設為總綱的“四地一重地”文化強市戰略。以文化人、以文潤城,為打造以人為本、文化繁榮、精神富足和情感聯結的人文之城貢獻力量。

          推動文藝繁盛,離不開優秀文藝作品的接連涌現。“十四五”以來,由鄭州歌舞劇院創排的舞蹈《唐宮夜宴》入選2021十大年度國家IP;舞劇《水月洛神》獲得2023微博文化之夜年度優秀演出IP;新編豫劇《杜甫·大河之子》榮獲第十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提名;豫劇《復活》亮相第十一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這些演出精品與文藝力作,正在成為鄭州的文化名片,為城市文化繁榮增光添彩。

          文物保護推動文化傳承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離不開對文化和自然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十四五”以來,全市文物工作在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和省市重點工作的指導下,聚焦文物保護、研究、利用和管理工作,在考古發掘研究、博物館活化利用、精品展覽展示、雙槐樹遺址立法、文博宣傳推介等方面亮點紛呈。

          在推進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工作方面,持續推進黃河博物館6個課題完成進度,積極配合推動完成《鄭州市雙槐樹遺址保護條例》《鄭州商城遺址保護條例》立法相關工作;在深入推動重要遺址研究方面,持續推進“中華文明探源”“考古中國”“河洛古國”等重要遺址考古發掘和資料整理工作,為探索沿黃區域在中華文明史上具有重要標志意義提供翔實的考古材料。

          在博物館建設方面,全市著力構建“博物館群+大遺址公園”全景式中華文明集中展示體系,現有博物館116家,成為備受矚目的“百館之城”。

          除此之外,大河村遺址博物館新館在今年6月開門迎客;鄭州商都書院街墓地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晉國雄風——山西兩周精品文物展”“絲路華章——唐代青花瓷瑰寶展”等在內的多項高質量文物大展接連開展;創新開展“城市考古體驗課堂”“考古工地開放日”“移動博物館”“VR大空間沉浸式體驗”等活化利用、展覽展示的活動形式,助燃城市“文博熱”“博物館熱”,推動歷史文化普及與公共文化場館服務能力的提升。

          旅游發展釋放消費活力

          “十四五”期間,鄭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加快打造文旅強市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通過整合培育優質資源,推動銀基國際旅游度假區獲評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鄭州記憶·1952成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獲評國家首批“5G+智慧旅游”應用試點項目?。2024年全市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1.7億人次,旅游收入突破2000億元,并成功上榜今年暑期“國內周邊游目的地TOP9”。

          “游客拖著行李直奔蜜雪冰城總部”“Labubu一只難求”……如今的鄭州緊扣年輕人消費文娛需求,培育出一批如蜜雪冰城、泡泡瑪特等風靡全球的國民品牌。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開城”4年來,累計接待游客超5000萬,其中省外觀眾占比80%,85后年輕群體占85%;21個劇場、近700分鐘不重復劇目的戲劇演出使更多人了解了河南文化。

          近年來,許多知名歌手來鄭演出,鄭州順勢推出“演唱會門票+酒店+景區”套餐,有效延長游客停留1.5天。2024年,共舉辦大型演唱會47場,觀演人次97萬,票房收入近10億元,直接拉動全市綜合消費60多億元。作為微短劇界“新晉頂流”,鄭州以820多家相關企業聚集量和日均100多部短劇開機量成為位于全國前列的微短劇攝制重地,集內容策劃、拍攝、制作于一體,向著“微短劇創作之都”不斷邁進。

          如今,漫步鄭州各大景區,承載黃河文化、河南文化的戲劇表演、非遺演出和沉浸式體驗項目“刷屏”社交媒體;在街區,城市更新的腳步讓二砂、油化廠、阜民里等城市老建筑成為潮玩新場景;在博物館,假日文化活動與“考古工地開放日”成為市民觸摸歷史、感受商都的“新玩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鄭州將持續致力于把文旅產業打造成為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和幸福產業,持續以文旅融合為筆、以城市底蘊為墨,繪就“詩與遠方”的嶄新畫卷,讓千年商都在新時代煥發更加璀璨的光彩!

          本報記者 左麗慧 李居正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