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u id="ho2qd"></u></strong></samp>
    <track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rack>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tbody id="ho2qd"><nobr id="ho2qd"></nobr></tbody>
    <progress id="ho2qd"><bdo id="ho2qd"></bdo></progress>
    1. <progress id="ho2qd"><nobr id="ho2qd"><dfn id="ho2qd"></dfn></nobr></progress>
      <menuitem id="ho2qd"><ins id="ho2qd"></ins></menuitem>
    2. <menuitem id="ho2qd"><strong id="ho2qd"></strong></menuitem>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3. <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samp id="ho2qd"></samp>

        <samp id="ho2qd"><strong id="ho2qd"><ruby id="ho2qd"></ruby></strong></samp><tbody id="ho2qd"><bdo id="ho2qd"></bdo></tbody><menuitem id="ho2qd"></menuitem>

        1. <samp id="ho2qd"><ins id="ho2qd"><ruby id="ho2qd"></ruby></ins></samp><tbody id="ho2qd"></tbody>

        2. 扛旗?鄭闊步 | 科技賦能護安瀾 幸福河畔添“花園”

          2025-10-23 來源: 鄭州晚報 鄭州客戶端官方網站 分享到:

          10月的黃河秋景如畫。站在馬渡黃河大堤望去,長堤巍巍,河水滔滔,河岸層林盡染,河上水鳥翻飛。

          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發出“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號召。“十四五”期間,鄭州市深入落實黃河戰略,不斷加強黃河保護治理,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呵護“母親河”、打造“幸福河”的鄭州篇章。從鞏義康店鎮到中牟狼城崗鎮,160公里的黃河鄭州段煥發新生,一條安瀾、美麗、幸福的黃河正奔流過鄭州大地。

          強化科技賦能 筑牢安瀾屏障

          近日,黃河發生2025年第1號洪水。針對黃河2025年第1號洪水,鄭州河務等部門快速反應、全面部署,加強水情監測預測,強化工程巡查防守,對重點防洪工程開展立體化檢查,全力做好各項應對工作。

          確保黃河安瀾,是黃河保護治理的首要任務。近年來,鄭州把“守護黃河萬無一失”作為重大政治責任,堅持“防、治、管、疏”相統一,高標準推進黃河“十四五”防洪工程,完成多處控導工程的上延和下續,主流進一步得到歸順,同時強化工程日常管理養護,黃河鄭州段19處防洪工程通過水利部水利工程標準化管理評價,實現黃河干流和流域一體防洪、協同安全。

          “十四五”期間,鄭州大力推進黃河防洪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加強科技支撐,建設“智慧防汛”體系,實現從“人防”到“技防”的跨越。無人機、“智能石頭”、河道巡查預警機、飛潛一體智能測艇、自計水尺以及壩岸監測系統等構筑起空天地一體化監測感知網,實時監測黃河各項情況;黃河四預一體化平臺則為黃河防汛裝上了“最強大腦”,黃河各段的水文、氣象、工程、視頻等數據盡收其中,實現信息融合共享,汛期可依此進行洪水模擬預演等,做到精準施策,并通過該平臺進行會商研判和指揮調度。同時,鄭州市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建強防汛工作體系,全面提升黃河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早、細、嚴、實”抓好各項備汛度汛工作落實,進一步強化“預報、預警、預案、預演”四預措施,全面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項防汛責任制,修訂、完善鄭州黃河防汛應急預案、防洪預案、灘區蓄滯洪運用預案等各類預案,巡堤查險和搶險實行網格化管理。2021—2025年,黃河鄭州段平安度過多次編號洪水,其中包括2021年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嚴重黃河秋汛洪水。

          擦亮生態“顏值” 繪就美麗畫卷

          秋風起兮白云飛,隨著天氣變涼,鄭州黃河邊已迎來冬候鳥遷徙盛景。作為候鳥遷飛的重要驛站,鄭州黃河濕地每年都有近百萬只候鳥在此停歇或越冬。今年10月以來,一些觀鳥愛好者已在黃河邊觀測到烏雕、黑鳶、燕隼、雀鷹、普通鵟等數千只猛禽過境以及鸕鶿、白頭鵯、綠翅鴨、楔尾伯勞、鵲鷂等其他越冬鳥類,黃河灘即將迎來一年中最美麗熱鬧的時候。

          “十四五”期間,鄭州市堅持綜合施策,扎實開展黃河生態保護和修復治理,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三灘分治”,系統推進邙嶺森林生態、低灘濕地生態、中高灘休閑生態工程,持續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持續開展“清四亂”專項整治行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黃河生態環境持續穩定向好。

          一水西來,千丈晴虹,十里翠屏。沿著黃河,鄭州市完成邙嶺綠化面積4.92萬畝,完成76.5公里長的復合型沿黃生態廊道,實現“河、壩、路、林、草”有機融合的生態綜合提升。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5.2%,綠色成為黃河、成為鄭州的鮮明底色。

          “十四五”以來,鄭州市圍繞《鄭州市“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年)》確定的五大類、22項目標指標,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持續打好藍天保衛戰。截至2025年10月9日,鄭州PM2.5年均濃度達到3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年優良天數共193天,同比增加22天。

          同時,鄭州市扎實推進“凈水入黃河”工程,2025年7月,《鄭州市“凈水入黃河”工程實施方案》印發,通過水環境綜合治理,進一步加強黃河鄭州段水質提升和生態保護。2021—2025年,黃河鄭州段干流水質持續穩定保持在Ⅱ類,一河凈水滔滔東流。

          大河奔涌向前 奏響幸福樂章

          沿惠濟黃河邊,一路行走,一路美景,一處處秀美景觀串珠成鏈,如游“畫廊”。沿黃生態廊道綠意蔥蘢,花木掩映中,騎行道、步行道沿河延伸,騎行者、漫步者絡繹不絕;南裹頭廣場觀景點,環境靜美,可望大河壯美、觀長河落日;黃河文化公園人文豐厚、風光秀麗,吸引無數游人。

          “十四五”期間,鄭州市全面推深做實河湖長制,扎實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將幸福黃河建設和黃河治理有機結合,常態化推進河道問題整治,持續改善黃河生態環境,努力把黃河打造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024年5月,黃河惠濟段獲評河南省2023年度省級美麗幸福黃河。水優河暢,景美文昌,“一大景區、三大公園、三十里畫廊”,這里已成為鄭州人親水賞水、休閑娛樂的“后花園”。2025年6月,黃河支流洛河(鞏義市城區段)獲評河南省2024年度省級美麗幸福黃河。歷史悠久的洛河,如今清水綠岸、宜居宜游,成為一條集旅游觀光、休閑娛樂、運動健身等為一體的景觀幸福河道。

          決勝“十四五”,布局“十五五”。今年8月,鄭州市發布第5號總河長令,并同步印發《鄭州市全面推進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十五五”期間,鄭州市內黃河、賈魯河、洛河、雙洎河、潁河、龍湖等重要河湖全部建成市級及以上幸福河湖。到“十五五”末,黃河干流鄭州段力爭建成不少于4段省級幸福黃河,重要支流力爭全部建成縣級及以上幸福黃河,黃河花園口斷面水質穩定達到Ⅱ類標準。

          黃河很美,將來會更美。從“十四五”邁向“十五五”,與黃河共美共興共榮的鄭州將繼續勇立大河潮頭,在新的歷史時期譜寫新的篇章,奏響更加雄渾壯麗的黃河樂章。

          本報記者 劉德華 李宇航 裴其娟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

          分享到: 編輯:陶莎 統籌:曹杰

          相關新聞

          久久精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