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州大地,沃野流金,碩果盈枝。2021—2025年,“十四五”的征程即將行至終點,回望五年來鄭州這片土地上農業農村發生的深刻變化,一幅壯麗的田野圖景正鋪展在我們面前,延向未來。
糧食安全根基更加穩固、鄉村產業體系更加完善、農業科技支撐更加有力,鄉村環境越來越美,農民收入越來越高……“十四五”以來,鄭州市堅持以建設都市型現代農業強市為目標,以保障糧食安全為底線,以科技創新為驅動,以產業升級為核心,全面推動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邁出堅實步伐。
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今年“三夏”“三秋”期間,面對干旱、連陰雨等自然災害挑戰,鄭州市多措并舉抗旱搶收保糧,全力保障“三夏”“三秋”生產。目前,全市“三秋”生產正在有序進行。
倉廩實,天下安。“米袋子”“菜籃子”的穩與豐,是農業發展的首要擔當。“十四五”期間,鄭州市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始終將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為頭等大事,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農業生產基礎持續夯實。全市糧食播種面積約446萬畝,持續穩定在合理區間,總產量保持在29億斤以上,綜合機械化率達90%。
鄭州市扎實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已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28萬畝,糧食生產條件顯著改善。同時,有序推進農村溝渠連通整治工作,累計排查整治溝渠3000余公里,排澇抗旱能力顯著增強。積極推進西部山區旱地農田灌溉工程,解決西部山區“靠天吃飯”問題。
“米袋子”豐盈,“菜籃子”充裕。今年,中原現代食品產業園成功投產,帶動生豬產業迅速發展,上半年生豬出欄量同比增長超24%,肉、蛋等產量穩步提高,有效保障了市場供應。蔬菜、油料、水果等也實現穩產增效,蔬菜產量穩步增長至百萬噸級規模;設施漁業快速發展,今年上半年水產品產量達3.1萬噸,同比增長10%左右。
現代化食品產業園、現代設施蔬菜基地、漁業生態養殖、標準化畜禽養殖場……共同構成了鄭州品類豐富、供給充足的“菜籃子”矩陣,穩穩托起了鄭州的民生保障。
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
圍繞建設都市型現代農業強市,“十四五”期間,鄭州著力推動農業從傳統生產向全產業鏈拓展,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
科技創新驅動農業發展。鄭州市持續推進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印發現代種業高質量發展方案,積極融入“中原農谷”建設,今年上半年,實施省級以上農業良種聯合攻關項目9個,批準支持8個種業高質量發展項目,推薦13個項目納入省級“十五五”現代種業發展項目庫,并成功舉辦小麥地展大會,為良種推廣搭建了高端平臺。此外,農業科技賦能成效顯著,“農機云”平臺、AI數字人“鄭惠農”等智慧農業應用場景成功落地,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龍頭帶動與產業集群發展。鄭州實施產業化龍頭企業提振行動,全市市級以上重點龍頭企業達到161家,其中國家級14家,形成了強大的帶動效應。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量質齊升,全市家庭農場達648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703家,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不斷健全。
鄉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十四五”期間,鄭州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穩步推進,全市有效期內綠色食品133個、地理標志農產品10個,名優特新農產品49個,現有河南省知名農業品牌69個。鄉村旅游穩步發展,今年我市新推出18條農文旅休閑游主題線路,累計培育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1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6個,全國十大精品線路1條,全國鄉村休閑觀光農業精品點41家。農業產業強鎮建設持續推進,累計創建國家級、省級產業強鎮共12個。
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近年來,鄭州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戰略部署,從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起步,以和美鄉村示范村建設為切入點,示范引領全域和美鄉村建設。
鄭州市累計投入資金超14億元,推進和美鄉村建設80個,打造鄉村精品休閑旅游線路12條,沿黃美麗鄉村旅游帶、環嵩山組團、長壽山組團、伏羲山組團“一帶三組團”基本成形,全市73%的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20萬元。特別是去年以來,鄭州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一谷三區”建設為突破口,積極謀劃片區化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工作,按照“建點、串珠、組團、連片”的推進路徑,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從“點上示范”向“連片發展”跨越。其中,中牟中南部鄉村全面振興平原先導區已成功列入河南省第一批先導區,其他區縣(市)也在有序推進先導區建設各項前期工作,全域推進格局逐步形成。
同時,鄉村治理效能也得到新提升。鄭州市強化黨建引領,持續開展“頭雁南飛助振興”等行動,培養提升基層干部隊伍。積極開展文化惠民活動,持續加強文明鄉風建設,推動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持續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鄉村治理新模式,“四治”融合治理模式不斷健全。創新將“三農”工作深度融入全市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體系,打造“1+5+N”融合格局,“藍天衛士”“農機云”“一鍵報貧”、農村改廁、垃圾清運等大量涉農事項實現網格化閉環管理,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的“鄭州模式”初步形成。
宜居也宜業。近年來,鄭州市持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強化技能培訓、支持創新創業等,多渠道促進農民增收。鄉村企業、田園綜合體、農村電商……讓很多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農民收入保持穩定增長。
從保障糧食安全到推動鄉村振興,從農業科技創新到三產融合發展,鄭州農業在“十四五”期間交出了一份優秀答卷。決勝“十四五”,布局“十五五”,站在新的起點,鄭州將在這片沃野上繪出更美“豐”景。
本報記者 李宇航 趙冬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