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陽正好,敬老月的暖意格外綿長。10月25日,鄭州市德化街街道民主路社區里熱鬧非凡——一場專為殘疾老年群體設計的“巧手綴花 悅享時光”手工小組活動,正用指尖的溫度,為這群特殊的長輩們編織快樂。
活動由鄭州市民政局、鄭州市養老事業發展中心(鄭州市福利彩票發行中心)支持,德佑社工攜手社區共同舉辦,既貼合敬老月“關愛老人”的核心,更把溫暖精準送到了殘疾老年群體的心坎上。
“叔叔阿姨別著急,咱們一步步來,草帽上的花想怎么貼都成!”活動剛開場,社工就拉著老人們的手嘮家常,旁邊的愛心志愿者則同步用手語“翻譯”,連聽力不便的王奶奶都笑著點頭:“清楚!這下我也能好好玩啦!”
桌上的干花、膠水剛擺好,老人們就迫不及待動起手來。視力稍弱的李爺爺,在社工的幫助下慢慢挑選淡紫色干花;手指不太靈活的張阿姨,身邊的鄰居主動搭把手:“我幫你扶著草帽,你粘花更穩當!”沒有急促的節奏,只有“這個位置好看”“你做得比我的精致”的夸贊聲,偶爾傳來的笑聲混著秋日陽光,把現場襯得格外溫馨。
當一頂頂綴滿花草的草帽完成時,老人們紛紛舉起來拍照,72歲的劉爺爺舉著作品樂呵呵地說:“活這么大,頭回做手工,這帽子我要天天戴著!”
活動尾聲,活動相關負責人走上前,接過老人們展示的草帽,語氣格外懇切:“敬老月的意義,不僅是關愛所有健康的老年人,更要把目光投向殘疾老年群體這樣的‘雙殊’對象——他們既是需要關懷的老人,也是更需特殊照料的殘疾人。這場手工課,不只是讓大家動動手、解解悶,更是想讓叔叔阿姨們知道,你們從不是被遺忘的群體。接下來,我們會繼續整合民政資源,聯合社工、社區推出更多‘量身定制’的服務,比如適老化改造、上門陪伴、技能小課堂,讓每一位殘疾老人都能在敬老月的溫暖里,更在日常的每一天里,感受到穩穩的幸福,讓‘老有所樂、殘有所暖’真正落地生根。”
記者 陶然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