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講解機器人在工作
很多展臺上都能看見志愿者的身影
盼望著,盼望著,首次落戶中西部地區的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正式開幕,咚咚戰鼓擂響天地之中——
在這場賽事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影響范圍最廣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中,來自全國35個代表團的3420名頂尖技能人才將在鄭州“逐鹿中原”。
其中,由49名選手組成的河南代表團蓄勢待發,他們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在訓練場上揮灑汗水,在技術細節中千錘百煉,誓要在國賽舞臺上展現“鄭州力量”,擦亮“技能河南”品牌。
匠心筑夢 誰與爭鋒
黃帝造車、嫘祖繅絲、杜康釀酒……憶往昔,中原大地將數不清的能工巧匠故事吟哦。技藝切磋、才華展示、匠心筑夢……看今朝,技能英才薈萃天地之中上演巔峰對決。
首次花落中原的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設置有106個競賽項目,涵蓋30多個行業,智能制造、高端裝備、數字技術、新能源等賽項占比超過50%,堪稱中國技能實力的“大閱兵”。
為展現鄭州風采,我市遴選出8家企事業單位為45個賽項提供保障;49名選手代表河南代表團參加47個賽項的比賽,其中世賽選拔項目30個,國賽精選項目17個,45名裁判參加執裁工作,備賽選手占河南三屆國賽參賽選手的46%。
此次參賽的49名優秀選手經過層層選拔、優中選優,既有年僅17歲的“技能新星”,也有深耕一線的“老師傅”,他們從河南職業技術學院、鄭州技師學院、鄭州商業技師學院等9家單位中脫穎而出,將代表河南代表團參與污水處理、數字交互媒體設計、工業機器人系統操作、鴻蒙應用開發等47個賽項的比賽。
參賽選手 蓄勢待發
無論是扎根污水處理一線的技術骨干,在代碼世界里自由馳騁的數字新銳,還是在木料紋理間雕刻時光的傳統匠人,在服務細節中傳遞溫度的現代服務業精英,在這場與全國頂尖技能高手同臺競技的舞臺上,鄭州的能工巧匠們正以青春為筆、以汗水為墨,一路生花。
“污水處理(國賽精選)”項目是本屆大賽新設立的40個國賽精選項目之一。陪伴該項目從全國347個推薦項目中脫穎而出、入選國賽精選項目,中原環保90后參賽選手陳超越所在的團隊歷經了3輪選拔、累計與1671人次比拼。奔赴賽場前,陳超越還和團隊在雙橋污水處理廠集訓基地進行著最后的沖刺訓練。
“家具制作”是一項極度考驗手工技藝與美學素養的傳統賽項。“我們的尺寸精度要做到0.5毫米以內,不能用數控設備,這就需要選手在平時多用手上功夫。”指導老師鄧兆倫在備賽前期開始,就讓選手們以尺為“刃”,對木料尺寸“錙銖必較”。這意味著每一道榫卯結構,每一處弧度打磨都依賴于選手的手感與經驗。為此,備賽期間,選手們每日手持卷尺、角尺、刨子,在木材間反復推演。
“數字交互媒體設計”則代表著未來技能的方向。該項目融合UI/UX設計、用戶體驗分析、跨平臺適配等多項前沿能力,要求選手在有限時間內完成一套完整的數字化產品原型。“業精于勤,我們的備賽邏輯就是‘以題帶練’,在不斷的實戰模擬中超越昨天,可以說是‘卷自己’。”指導老師楊紹清用這樣一句話,概括了團隊近半年來的備賽狀態。面對這項全新的國家級賽項,他和選手湛魏萊正以超乎尋常的努力,向最高領獎臺發起沖刺。
賽事保障 細致入微
本屆大賽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主辦,河南省人民政府承辦,河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鄭州市人民政府、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協辦。為做好全方位保障,確保大賽順利推進、圓滿舉行,承辦方多管齊下、精心籌備,在大賽的各個環節都進行了細致入微的安排。
據悉,在賽項保障方面,承辦方按程序遴選21家賽項保障單位,培訓場地經理、賽項解說、物料管理、應急保障等4000余名賽項保障人員,并組織多輪技術對接,發布全部賽項的技術文件,確定賽項設備10余類1.12萬臺(套),賽場器材耗材25類4.87萬件,為大賽順利舉辦提供保障。
在后勤服務領域,為做好全方位保障,承辦方成立了1000余人的后勤保障團隊,組建參賽代表團“一對一”保障專班,全面做好食宿交通等服務工作。目前,選手、世賽裁判等5558人陸續入住鄭州航空港區“梅河芳鄰”選手村;國賽裁判、各代表團工作人員等,入住在距離賽場半小時內車程的24家酒店。
同時,為滿足參賽群體的多樣化需求,進一步做好保障工作,選手村、賽場還設置了若干就餐區、醫療點,滿足參賽群體用餐及緊急醫療需求。
來自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鄭州西亞斯學院、鄭州工業技師學院、鄭州食品工程職業學院的1500名青年志愿者已踏上服務大賽的青春征程,將在鄭州站、鄭州東站、鄭州航空港站、鄭州機場、配套酒店、比賽現場等地點提供志愿服務。
為確保服務質量,執委會志愿服務部圍繞禮儀規范、應急處理、賽事知識與崗位技能等內容開展系統化培訓,全面提升志愿者的專業素養與實戰能力。1500名志愿者被分配至執委會10個工作部,承擔賽事協助、嘉賓接待、觀眾引導、媒體支持、展示交流及后勤保障等六大類共28項精細化服務任務,全方位保障賽事高效運轉。
本報記者 李娜 楊麗萍
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
在鄭州開賽
開幕式表演
河南代表團入場
新華社鄭州9月19日電 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19日晚在河南鄭州開賽。本屆大賽以“技能照亮前程”為主題,35個代表團的3420名選手圍繞106個競賽項目參賽。這是我國賽事規格最高、競賽項目最多、參賽規模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綜合性國家職業技能賽事。
賽項方面,包括66個世界技能大賽選拔項目和40個國賽精選項目。25個省份代表團參加比賽項目超過賽項總數的90%;21個代表團參加全部賽項,較上屆增長近1倍。首次設置鄉村振興專項賽項。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領域賽項占比超50%。17個新職業賽項展現新技術、新技能發展的最新趨勢。
選手方面,看年齡,既有來自院校的“技能新星”,也有長期堅守一線的“老師傅”,年齡跨度從16歲至57歲;看身份,技工院校學生、企業職工分別占比58%、21%,企業職工占比增加;看學歷,博士、碩士、本科人數占比33%,高學歷參賽選手主要集中在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等前沿技術技能領域。
賽事活動為期5天,9月23日舉行閉幕式,屆時不僅將集中向獲獎選手頒獎,河南省還將與第四屆大賽承辦地浙江省進行會旗交接。
鄭州航空港區從“筑巢”到“護航”
大賽首次設立選手村
9月20日,萬眾期待的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在鄭州航空港區開賽,除了匯聚頂尖技能高手,本屆大賽還有哪些亮點?一系列精彩紛呈的特色活動等著你。
●展會、展演、論壇,精彩遠超想象
展會 展會設置了國家成果展、各代表團成果展、企業技術設備與技能展、河南特色技能展以及技能培訓體驗活動區。在這里,你可以看到衛星返回艙、國產芯片、“奮斗者號”模型等高精尖實物,感受科技的震撼力量。
同時,還有AI智能眼鏡學習心肺復蘇、仿真無人駕駛、盾構機模擬工作等互動項目,讓你親身體驗前沿科技。更有70個“技能培訓小課堂”,提供面點制作、家電維修等簡易培訓,讓技能變得觸手可及,走進日常生活。
表演 大賽精心挑選了40項全國“絕技絕活”進行展演,涵蓋高新技術、手工制作、藝術創意等多個領域。展演創新采用“T臺沉浸式”模式,并設置觀眾體驗區,借助混合現實全息投影、3D智能眼鏡等先進技術,實現虛實融合展示。
新疆的“沙粒畫藝術”用細沙打造出立體油畫效果,“一剪年輕十歲”的美發絕技則能讓觀眾現場感受視覺“逆齡”,這些精彩表演將極大地增強觀眾的觀賞性和參與感。
論壇 9月20日,中原國際會議中心將舉辦第二屆技能強國論壇。上午為主旨階段、成果發布階段和演講階段,下午為交流對話階段、簽約倡議階段。
●持票免費坐地鐵,觀賽輕松無憂
大賽賽場位于鄭州航空港區的中原國際會展中心,這里交通便利,緊鄰高鐵站、地鐵站和機場。場館規模宏大,擁有32個展館和國際會議中心,配套1萬多個停車位,室內展覽面積超30萬平方米,是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會展場館,完全能滿足大賽“賽、展、演、會”的各項需求,觀眾可以在場館一期、二期的28個展館內觀看全部賽項的激烈比拼。
賽事期間(9月20日~22日),只要在地鐵運營時間內,大賽參賽及觀賽人員持電子票(商易行APP、微信、支付寶等),從全線網(含3號線、鄭許線)任一車站進站,到港區會展站出站,或從港區會展站進站,至全線網(含3號線、鄭許線)任一車站出站,都能免費乘坐地鐵。
●首設選手村,提供貼心服務
本次大賽首次設立選手村,為選手們提供貼心服務。選手村占地面積225畝,總建筑面積27.8萬平方米。這里使用19棟住宿樓,每棟樓都配備了自助售貨機、自助充電寶、自助洗衣區及醫療室。
客房明亮整潔,保潔服務細致入微,她們使用五色抹布,紅色擦地面和垃圾桶,紫色擦五金件和鏡面,綠色抹塵和清潔面盆,咖色擦馬桶,藍色擦杯具,專業且用心。
餐飲方面,菜品葷素搭配、色香味俱全。餐廳服務經理表示,將推出四五十種菜品供大家自助選擇,餐廳可同時滿足4500人的就餐需求。據了解,餐飲保障團隊的主要負責人和骨干員工都曾為北京冬奧會服務過。
在優化選手村服務供給方面,鄭州航空港區投入1700余名工作人員,全力打造“選手之家”。為了保障選手高效便捷出行,開通了選手村至大賽場館接駁專線。
本報記者 劉凌智/文 馬健/圖
《鄭州晚報》版面截圖